2018 夏天的代禱信
2018 夏天的代禱信 昨天上午將期末報告寄出去之後, 2018 年的暑假就此展開。 回顧並列舉這個學期在芝加哥神學院 (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 的學習與體驗 (2018 年春季 ) 。 「二十世紀神學」 (20 th -century theologies) 大概是目前我遇過最困難的課程了,因為要在一個學期的時間將上個世紀的神學走向有大體的概念之外,還得針對其中一些影響深遠的神學家與著作有一定的掌握,實在非常挑戰。我在這目課就單獨報告了六本書,加上也要閱讀另一位同學報告的六本書,還有其他神學家的書評,每個週未的課前準備壓縮了許多休息的時間。但是,也在教授與同學的彈性與鼓勵之下完成了這門課。似乎可以更明白自己在這棋盤上的相對位置。 「後殖民理論與聖經詮釋」 (Postcolonial theories and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在多樣性充足的課堂討論裡,得到非常多的反省與眼界的展開。在讀 Homi Bhabha 與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的作品時,上學期的 Critical Theories (Frankford School) 以及前一門課的許多概念 ( 尤其是辯證法的應用與解構主義 ) 都成為很重要的幫助。這門課也將成為我資格考的項目之一。 另外,在教授的推薦下,這個學期成為「基督教思想史」 (History of Christian Thoughts) 的助教,與 35 位修課的同學一起討論從初代教會直到宗教改革後的時間對於神學的建構、張力與進展。希望我在修課同學的作業上的建議與挑戰,能對助於彼此的學習,也從教授的教學與回應裡,知道協助學習者的角色可以如何扮演。 這個學期有一篇論文得到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SBL) , LGBTI/Queer Hermeneutics Unit 的肯定與接納,將在十一月份於 丹佛舉辦的年度研討會 當中發表並接受提問。這是我在美國聖經研究最重要的單位之一發表的首篇論文。這也鼓勵我持續在聖經研究與酷兒詮經學的努力。 有二篇中文的文章,〈二次出賣妓女喇合〉以及〈取巧者的公義〉,收錄在《 人.性 Ⅲ :酷兒「釋」經 》,於 4 月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