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旅行

20090711_又去了淡水

Image
和小組的夥伴一起去了淡水。 似乎每個小組都得去一下,才覺得完成些什麼,沒有留下些遺憾之類的感觸。 在馬偕的登陸點附近拍的。

一個上坡的練習:到仰德大道、永公路與平等里

Image
一直想要騎上坡試試,為了要環島時一定會碰上的問題:上坡以及路況不佳的道路。 我有沒有讓環島的夢想更加靠近呢? 在現仍「快拆」仍不知道怎麼使用。> 上午,一邊整理小組聚會資料,一邊放著「練習曲」的dvd,裡面的音樂好簡單,配合著島內各處的景色,啊,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一直沒有機會去的北迴歸線處,那邊的海就像電影裡的那樣藍嗎? 上週到基隆去,上到了望幽谷,是在DVD八斗子那段,許效舜口中:「全台灣只有這裡看得見一邊是台灣海峽,一邊是太平洋,上午可看日出,下午可看夕陽」的地方。原來,我已經踏上去了。 (後來查證,台灣當然不只這個地方可以看日出與夕陽,但是基於在地人的認同與驕傲感,這樣子的陳述也是被接納而視為是一種對土地認同的親切感。) 準1:30,牽車下樓。 先沿著河濱公園,往大稻埕方向騎去。 滿潮。 本來常常露出的淤泥都被溪水蓋過了,一向在夏日發出怪味的空間,就好多了。 不想再移小粉紅到相機的畫面當中,那已經顯得很無趣和過度的裝飾。 「查某某在此一遊」 現在已經跳出景物,進入到照片當中傷害畫面。 把後貨架裝起來,放了一堆的東西在裡面。 (1) 急用藥包 (2) 半包衛生紙 (3) 輕便雨衣 (4) 筆記本 (5) 鎖 (6) 補胎工具 (7) 手工具 (8) 塑膠袋 (9) 備用AA電池 (10) MP3 player for recorder 為什麼好像是出外短程旅行一樣.. 小粉紅的右後側燈一路上掉了兩次,細查他的結構已是裂開了,所以一直卡不緊。 一直想換一個比較美的外胎或是胎紋比較平的,或許騎乘起來會更舒適吧! (路上,一堆人的車子外胎都非常美,而我深覺得他們一個月才會騎他們的車子一次出來亮亮相。) 非常想睡午覺.... 從大稻埕切出河濱,往民生西路去,預備要接承德路往士林方向。 在外頭的美利達加了氣,Giant的店超大,只是被一家人圍著要打氣,我就沒過去看看了。 著名賣南北貨的迪化街上,有高帽子的店鋪耶! 再往前,看見的是台北主座教堂。 這一帶當成是早期宣教區該是很正常的。 就連大稻埕長老教會也被例為古蹟。 (http://www.geocities.com/tttpch/ 可惜的是,教會在年前拆了,不顧市府的法令,為了要建新會堂,把列為文化古蹟的建物拆掉了。) 左轉承德路。 台北市的許多地方,都因為花博的準備而有所變動,包括很多地方的河濱公園都暫時封閉。...

基隆.望幽谷

和小組的夥伴到基隆去參觀忠僕號,之後一路吃喝玩樂到望幽谷去。 在山頂的平台上玩了起來。

澎湖蒔裡海邊

Image
在很多年前,我到了澎湖玩。 之前,在服役時偶爾搭130到台北,中途會經過澎湖馬公機場。 當機腹的艙門打開,我只看見紅白間隔的圍牆,要上下機的人與藍色制服的軍方地面工作人員。 後來搭了民航機到澎湖去。 在第一天,離開澎湖開拓館之後,到蒔裡海邊去。 我們模仿著流星花圍的劇照,很開心的一次旅行。 由左至右的次序是: Karen → 查令 → Nelson → 阿祥 → 阿郎 現在這五個人都該有不同的生活方向吧.... (向小尉求證後,照片是2004夏天拍的,那時小尉正在澎湖服役。)

搏命演出:新竹.內灣→台北.萬華

星期六要到新竹去牽車回來。 新竹.內灣→台北 (66.2km) 沿省三線騎,聽說要通過兩座山。 早點出發,希望可以傍晚前回到教會來參加晚上的小組。 檢視較大的地圖

鐵人三項–募集中

網頁是 http://www.etbc.com.tw/ 開賽2009年05月16日,距今還有94天。 鐵三角組:游泳1.5公里、自由車45公里、路跑10公里、三人完成 游泳:花蓮鯉魚潭(單程1.5公里) 自由車:花蓮鯉魚潭→台九線→光榮村 22.5公里*2圈45公里 路跑:花蓮鯉魚潭(環潭1圈)10公里 光看第一名的成績就覺得很可怕..... 游泳:00:22:08 單車:01:11:19 跑步:00:40:06 太強了... 得儘早募集隊員。 Zoe已經組好了~

2009.南橫.台東.南迴 之三

Image
憑著印象告訴查弟,利稻還沒有錯過,但是在這陣迷霧中真是讓人擔心。 不斷往下坡,讓視線可以好一些。 抵達利稻村之後,很快地就由民宿主人的女孩帶往晚上休息的地方。 他們堅持不給我們地址,因為給了我們也肯定找不到。 後頭就是中央山脈。 傍晚的街燈 一旁的利稻山莊已經停止營運了。 因為當地的居民反應山莊和他們搶了民宿的生意。 整個村子路上開滿了山櫻花,就拉著查媽拍了幾張,還有徵友照。 繞了半圈的村子,也看見遠處亮著光的教會,沿路的孩子們都在拼了命放煙火。 「前面這間比較吵,後面的比較安靜。」 在選房間的時候,主人這樣子告訴我們。 原來是煙火的聲音... 不然,山裡哪來的其他吵鬧聲,又不是阿飄四處飛... 晚餐在民宿主人家吃的,一個人竟然只要200元。 滿滿的一桌菜,後來聽見查媽吃素,又多抄了兩道菜。 炸香菇、溪魚、泡菜、三杯雞、高麗菜、山芹菜、筍子湯… 看見阿布斯這麼熱情招待,把菜全都吃下肚才覺得放心。 晚上,一邊聽著放煙火的聲音,一邊看著由原民會補助的電視....睡著了。 隔天,阿查竟然是最後一個起床的。 穿好了外出的衣服,就到外面繞繞去。 天主堂平常似乎都沒有開門,阿布斯說神父住在關山。 那天天氣一樣非常好,阿布斯說:我們把陽光帶來了 昨晚看見發亮的教會是長老教會。 舊的會堂 明明都還可以使用,不知道為什麼在旁邊另蓋了一幢全村最新也最高的房子。 新的會堂 山崖邊的山櫻花 一副覺得山裡就是會很冷的查媽(其實那天熱得很) A仔菜拍的近物也很美 那邊的天空,怎麼好藍好藍呢? 後來,在尋找早餐地點時,發現昨晚吃的泡菜。 是阿布斯的姊姊開的店。 那裡的高麗菜大得像什麼一樣... 離開利稻前,和阿布斯合照 阿布斯的先生過逝十多年了,在問起怎麼沒看見查爸的時候知道的。 平時,阿布斯帶兩個孫子、整理民宿和做手工藝品。 還有上上天主堂望彌撒。 他把我們當成他的朋友、客人待呼。 非常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