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教理史

初代教會耶穌神人二論的爭議–基督論

在經驗信仰裡的許多議題及「教義」時,人會產生許多的情感以及態度,不論有沒有接受過完整的神學教育或嚴謹的訓練都會有。關於情感經驗與思想之間的關係,保羅.田立克認為:「 實在先於思想;這兩者是同樣真實的,但是思想塑造實在。實在與思想相互依賴;一個不能從另一個中抽象出來。當我們進而討論三位一體( trinity )和基督論問題時,我們應該記這一點。 」 [1] 當人居於某一體系之中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總會覺得被束縛、在實際的經驗當中產生困惑,隨之提出質疑與修正,初代教會在許多議題上經驗這個過程,而本文所要陳述關於初代教會對耶穌的神性與人性之間的爭議。 爭議的開頭背景是在一個受希臘化哲學思想影響的羅馬帝國,傾向將「神聖的人」或是「救主」的概念套用在耶穌的身上,表明他是一位即使活在地上,仍是屬天、超自然的人物。特別在耶穌復活之後對耶穌的祟拜成為基督教徒們的生活及信仰的中心時,對於猶太教一神論式 (monotheistic) 的觀點隨即產生了衝突:一個正常生活的人類怎麼可以被當成神拜,敬拜一位偶像、君王或一個象徵?而這是一位或是兩位上帝? [2] 在新約的書信裡就可以發現早期的基督徒就已稱呼耶穌為「主」,將一個只會用在上帝身上的字放在耶穌的稱呼裡,將耶穌視為上帝 [3] 。在保羅對於復活的觀點當中,死亡是從亞當而來,生命是從基督而來,萬物都要服在基督之下,而祂又把萬物帶到上帝那裡,雖然保羅重視的是上帝在耶穌身上所「做」 (do) 的,有更多的人對耶穌所「是」 (is) 的感到興趣。 [4] 初代教會在耶穌是的思想脈落,深受希臘化的哲學觀點影響,分別是: [5] 1.       懷疑主義 用客觀地觀察現實並給予人分析和合理性的解釋,建立一個精神 ( 抽象與後設的 ) 世界。而非僅靠理性,而仍要有「靈感」 (inspiration) 。這樣讓哲學與基督教有機會可以對話,因為創立者本身都是有「靈性」之人。許多對基督看法的提出者本身也成為靈性及生命的指引者。 2.       柏拉圖的傳統 柏拉圖的超越 (transcendence) 觀念–一個超越經驗實在的事物影響重大。理念 (ousia) 的觀點代表著一個本質的世界,是源頭的亦是較高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