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October, 2009

像是藝術家一般

從家樂福拿滿著水果還有一盒布丁離開後,先找了加油站讓小粉紅吃飯,之後就往機車行去。 萬大路上第一家有明亮的店面還招牌,裡面的工作人員也多,上次到這裡來的經驗非常差: 不斷地檢查,不斷地說要換東西,換了一個又說另一也得換,完全沒有反駁的餘地。 最糟的是我已經指定要換350元的機油,他卻仍幫我加了200元一瓶的,竟然還吐舌頭說下次再加350元的。 you're out!!! 第二家,招牌也斗大,門口插門了活動的旗子。 我看見老闆站在門口,叉著腰在與客人對話。 基於對前一家店的印象,這樣子的機車大概也令人非常不舒服才對。 two out!! 仍再往下騎,第三間的招牌有些昏暗,店內像極了會賣魔法道具的小店,連老闆都有種霍格華茲的氣息。 「我要換機油!」 喃喃自語的短褲男開始動了起來,只有幾句話我聽得懂,包括「等我一分鍾」還有在換油時發現一條管子脫落時,我告訴他「這管子常常掉下來」他回了一句「因為他脆化裂開了」然後嘟起嘴來,手指來回摩擦示意為什麼會裂開,其他的,我全聽不懂。 只見他一會到裡面找東西,不明傳出音樂聲,混雜著喃喃自語,然後邊條就拆下來了。 解下鏍絲之後,手中拿著機油又噗地一聲有句似曾相似流行歌弦律快速地流過,人已經從左邊換到右邊站著了。 他像是沉浸在這個角色工作當中,愉快地操作著熟悉不過的程序。 「好了!煞車也都還有。」 推著車離開前,聲稱他剛剛已經換下工作服準備要出門的短褲男又稱讚了一次我的安全帽。 我好像見識到了一位在機車行工作的隱身術士,還有他巧妙的技能。 在我離去的那個當下,原本那間小小髒髒,燈光昏暗的機車行,是不是也瞬時變成另一幢建物,讓旁人認不出來呢?

隱私呼?亦或遮羞?

昨日面臨一個被無限上綱的情況,在過程中將心境以及想法寫在筆記本上。 什麼是私穩呢?什麼又是屬於公領域的事物? 在會議中的一切若都無法也禁止對外傳佈,那可真是麻煩。 怪不得,沒有所謂的「會議記錄」這回事在進行與確認。 當無限上綱了將會議中所提及的項目都列為「個人穩私」以及「信任範圍」, 只是會落人口舌覺得是黑箱作業以及私相授受。 特別是,若有人是「見肖轉生氣」,甚至是透過公部門進行私鬥與意氣之爭的情事時,更是令人覺得不成熟。 不免又狂飆了主事者,因其放任這樣子情事持續發生,而且,竟還低頭不語,讓我更加覺得是事先套好的段子。 shame on you all. (1)一個被弄亂或者是在新形成的氣氛 若先將小組裡多元性別的形態進行拆毀的動作,另置了「女生小組」。 那勢必會造成原先小組裡對於性別多元者的關顧與牧養,而非得被迫地遷徒至「女生小組」裡進行。 所以若是說「啊,看起來女生小組還是有功用的。」根本是見鬼了..... 「女生去那裡,男生來這裡」的氣氛嚴然形成。 哀哉,性別多元與共融的同光已逝。 (2)肢體碰觸與10人限制 幸虧包皮不長在耳朵上,我清楚聽見了「因為會有肢體碰觸,而且他也只熟悉這三個小組,所以只開放給這三個小組的人參加。」 另外也提及「若人數超過十個人,老師不方便教學,所以人數不能超過十個人。」 若是故意閃避前者的陳述,實在是令人不解其動機與對整件事情表達遺憾。 如果現在想修正了,倒不如直接表明來得光明磊落。 可能沒有一項決定是完美的,但是若不以這樣的立場出發,只會使人覺得相當混亂及不解:說錯了再修改就是了,為什麼要放話脫責? 想要cover嗎? 這落入是非不分的處境,而非用恩典處理。

在找資料時看見的一則神學教育的消息

標題:大家來關心神學教育 作者:盧俊義牧師 內文: http://www2.disciple.com.tw/disciple/Chungi_2002.nsf/0d2ae820f0b5add448256bdd0020054e/04E1CB331CEB4B3348256CDE0032FA9B 內容大抵是2003年發生在台灣神學院裡的事情,七位老師集體辭職抗議學校不公平地對待。 東門教會小會通過登報表達對學校處置不當,以及對受委曲的老師們的關心。 「 這就是我們小會決定要發出這份聲明表示我們教會痛心與難過,以及表達抗議心聲之因。 」 呼~ 超強烈的措詞。 文未以 「 我們要關心神學教育,因為神學教育乃是教會發展的母胎。沒有好的神學教育,就不會有優秀的傳道者牧養上帝的羊群,以及為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未來的發展奠定深厚的基礎。我們需要在祈禱中紀念這件事,懇求上帝憐憫看顧、佑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 作為結束。 是一項很重要的提醒。

幾項記事,免得再不斷跑出來

(1)對於建堂的提醒 在三月初的email裡,向建堂委員提出警告,表教會現在並沒有條件進行建堂案的程序。 而且在文中提及: 現階段就已經要求傾全教會之力支持, 若執行不利或反對聲浪聚集,你們十一個人,就準備項上人頭,提頭來見! 然後,建堂的事情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可以搞得彼此對立到要互相砍殺的境界。 到現在我仍弄不清楚當時是怎麼可以變到如此的田地。 很狠的是:小會似乎在這件事上脫責,而全由建堂委員非小會成員擔當了衝突點。 而在email中所質疑的部份:「建堂」與「建堂研議案」到後來通通混在一塊。 並不如建堂委員回覆信中所提及的:當分開進行。 (只能聳肩露出無奈的表情~) (2)那句免責及卸除壓力的話 一直等到你的那封email,小會才知道你在擔心什麼。 後來加上我對L(現已改名J)的認識,也認為你所言不假。 我強烈質疑在小會中,除了我之外還有其他人也知道這些事情。 只是沒有人願意成為那反對者,那將會是壓力衝突點。 呆呆的我就順理成章地站了上去..... 那些早就知情的人在想些什麼呢? 有一句台話:「站高山,看馬相踢。」 阿這群人是想看誰踢,拿些什麼好處與利益?

潘霍華這個人–潘霍華神學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朋霍費爾) 1非怪人,他充滿陽光而且熱愛生命 2除了驚人之舉外(殉道),也是個思想大家 ex:對土地的重視超越當代的環境神學 3他並沒有直接涉入剌殺的行動,而是他所參與的團體有這樣子的行動計畫 4信義會的背景,對天主教有興趣,但是行出來的卻很像是改革宗。 老師這樣子說。 一個人若能在21歲取得博士學位,那這個人該可以做出令人無法容易就明白的事情。 在上學期的聖靈論期未報告中,我提到納粹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個「宗教信仰」。 (引用自21世紀信仰大師 karen 的言論,這個世界少了他會多無趣且充滿腐屍臭啊!) 在老師的引介中,德國教會及全國大多數的百姓,都高舉「領袖」,甚於上帝。 這機乎更像是個宗教信仰團體的運作方式,勝過「政治」。 (老師提到他年少服役時,常常呼的口號是:效忠領袖。而非「國家」) 教會區分為:國家教會 以及 告自教會(die bekennende Kirche)。 一者是支持納粹的政權以及持續讓教會納在國家機器之下,另一者主張教會與國家應分開來,不受國家控制,並發表了《巴爾曼宣言》,主要的是內就是「基督是主」,而非國家或是領袖。 (同光教會前幾年也陷入這樣子的迷思中:有領袖才能夠運作下去,教會不能沒有領袖) 一個人的處境會影響他的信仰及思考關注的事物。 在獨裁的德國,以及下獄的潘霍華轉而思考這個世界,以及自己與耶穌之間的相似。 死後結集出版的《獄中書卷》顯示出:耶穌是為了他人的人 Jesus the Man for the Others. (相較於之前《倫理學》裡的基督是個完全的人。) 他跳脫了信義會「上帝的國度與世間的國度」的區隔。 這首由 Siegfried Fietz 譜曲的「所有美善力量」,是潘霍華1944年在獄中寫的詩。 寫作的對象是母親以及未婚妻。 「是潘霍華獄中詩最後一首,昔日親人同伴多位身陷牢獄,面對濃厚的死亡陰影,卻夋發著美善與光明,洋溢著感謝與祝福,令人讚嘆,呈現光明勝過黑暗的信心。」(p120,潘霍華獄中詩,林鴻信譯注,道聲出版社) 就像是信仰告白一樣,在苦難中,明對生命以及上帝的意念與期盼。 所有美善的力量 Von guten Mächten wunderbar geborgen 1.Von guten Mächten treu und still umgeben, behütet

創世記–舊約導論

呼~ 在下班前記得把創世記preview 12-50章的內容,也把參考書拿起來做了閱讀。 這個學期得好好讀書才行。 一出office門口,外頭下著非常令人不舒服的雨,並且風也一直吹著。 到了雙連教會,整個人該用「狼狽不堪」來形容。 今天負責領詩歌。 用的是台語聖詩346曲 境遇好壞是主所定。 1.境遇好壞是主所定 上帝在照顧你 踮主翼下穩當免驚 上帝在照顧你 [和]上帝在照顧你 各日在顧 各日導路 上帝在照顧你 上帝在照顧你 2.為主做工都免失志 上帝在照顧你 路途嵁硈危險彼時 上帝在照顧你 3.無論遇著偌大試煉 上帝在照顧你 得主扶持都免厭倦 上帝在照顧你 因為沒有找司琴人員,就清唱了。 選這首歌還滿好的,因為大家都會唱,而且還有人很自動地唱了其他聲部(該不是走音)。 選這歌,一方面是創世記裡的約瑟故事,似乎很能用這首歌來表達。 另一方面,是對自己唱的,也似乎很合適每個在信仰路程當中受挫及遇見挑戰的人。 簡單地帶大家祈禱,老師幫了忙放投影片:) 上課的過程,一直因著身上濕了一半,加上冷氣非常強,不時在發抖。 中途下課,不得不去買杯熱飲回來。有 7-eleven 真好 (我沒事幫他自打廣告做啥呢? 但是,同學們都去買了倒是真的。) 在思考一件事情:導論 與 深入的單一課程 之間,我的選擇會帶來怎麼樣的學習情況呢? 深入....我未來的方向是:深入。 在買完熱飲回來,在教室門口接連有三、四位同學高聲呼喊我的名字,一方面是向我打招呼,另一方面也有些學習上的事要討論。 這時我留意到隔壁班的老師也站在門口,有其他同學在同他說話。 呼....會不會對他來說是項剌激呢?(不過,說不定他完全沒有看見,也沒有聽見這些事情) 1-50章的創世記,要在2個小時內preview完,還真是困難。 老師也只能擇重點來和大家分享。 有四題的討論,我的這組討論了「約瑟」。 我分享了約瑟即使下到監裡,仍然有力氣面對他的生活及挑戰,而且在他所被交付的事情上面,仍然非常投入及努力。 以至讓人覺得這個人很特別,有上帝的聰明智慧在他身上。 這個對我來說是項很大的提醒:在生命的逆境當中,如何持續地面對生活及活出上帝的模樣來。 有一位同學舉了約瑟的兩個兒子的故事。 一個名為瑪拿西(忘記),另一個是以法蓮(昌盛)。 忘記在苦難中的痛苦,並且在苦難中繼之以昌盛,呼~ 真是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