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芝加哥神學院,頭一個學期的階段反省。(之二)
在悶熱的空氣中醒來,似乎作了很久的夢,在奔跑著,以為全身是汗,但是卻什麼事也沒有。 簡單整理了自己,望著窗外仍飄著雨,打消了用單車前往中國城的想法,拿了雨傘出門。在街角望見許多人從自家的車上搬著許多的食物準備明天的團聚。 上公車,看著窗外的一切,心裡頭想著早上發的那篇文字,我是站在哪個位置,閱讀者又是站在哪裡以及他們的回應。這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陳述,而是得不斷地衝撞與拉扯,之後或許可以稍顯露一些什麼有的沒有的東西。當我自己裡頭想法都仍在打滾著不知道要怎麼傳表之時,我還是得努力地讓他被說出來,也唯有如此我才能往前跨一步地表達自己,不論「對或不對」。 .關於這所學校 由於先前不斷聽聞這間學校的種種事蹟,以及畢業生們在各地推展的工作,包括我的論文指導老師在內,都讓我覺得:一定要來這看看! 也因此,這間1855年就設立的學校,今年是160週年,換過兩個地點,現在是第三個。從老照片當中知道,第一幢建物是在工業區附近(1855-1914),是芝加哥地區第一所神學院,一開始的老師只有三位,學生20個,都是白人。但是,沒多久,老師就增加到近十位,開始有黑人出現在照片當中。再一陣子,女性的身影也出現在照片裡面。(芝加哥大學是在1890年才成立。) 第二幢建物的年代(1914-2011),芝加哥神學院,與芝加哥大學的神學院(Divinity School)共同聘任教授與圖書館資源。從我看得見的資料當中,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神學院合作書店,就在第二幢建物的地下室,是芝加哥地區所有神學院教科書的集散中心。在那個網路書店不發達的年代,這裡就是寶庫了。這建物地下一層,地上五層,還有一處高塔。 現在,神學院是在位於芝加哥大學出版社旁邊的第三幢建物(2011-),是由芝加哥大學租給神學院使用99年。部份在舊建物裡面的東西,被搬了過來。包括房頂的十字架、禮拜堂的彩繪玻璃,還有建碁的那塊圓形大銅牌,上面寫著「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 1855」、院徽與ICON。但是能搬過來的實在有限,昨天在每個空間裡的拜訪,處處都是驚奇。朋友不是信徒,他也常常感受到這幢建物一定來頭不小,也對於許多的部份充滿了好奇。我指著長廊上一處看不太清楚的石板上的一長串希臘文,告訴他:我只認得這個字是「上帝」,其他的要請我的老師來。而另一位經濟系的學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