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5

讓-呂克.南希(Jean-Luc Nancy) 在其作著《文集》(Corpus)裡對LGBT基督徒爭議貢獻

題目:讓-呂克.南希(Jean-Luc Nancy) 在其作著《文集》( Corpus) 裡對LGBT基督徒爭議貢獻 Topic: The contributes of Jean-Luc Nancy’s thoughts in Corpus towards debates of LGBT Christians 摘要: 本論文將會討論《文集》當中的若干概念:身體、靈、感覺與觸碰;單獨以及與他者;道成肉身、肉體與拯救。摘要完南希的概念之後,引用LGBT基督徒相關的爭議,特別是以酷兒的角度指出南希的想法如何有別於傳統基督教的觀點並朝向後現代的未來。如同這門課〈後基督神學〉:後基督教,是超越以及從基督教而來,並不僅只是對生活在基督教遺產裡重重問題的可能回應。這意味著我需要指出基督教的限制可能是什麼,以及又如何可能超過。這可能是:徹底地離開了基督教,徹底地明確進入後基督徒的陣營,要有對什是基督教有一個相當固定且單一化的定義。這將會是教會對LGBT的態度、對LGBT社群以及我自己受正統訓練的酷兒神學生,一項挑戰與機會。 Abstract: In this essay, I will discuss certain concepts from Corpus : body, spirit, sense and touch; singular and with other; incarnation, flesh and salvation. I will summarize Nancy’s ideas and quote related debates of LGBT Christians, especially in queer perceptive, to point out how Nancy’s thought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hristian perspective and toward post-modern further. As the course ‘Post-Christian Theology’, “[p]ost-Christianity, a move beyond and out of Christianity, is not the only possible response t...

何處是我家?後殖民女性主義神學觀點下的台灣西拉雅亞洲-西方(West-Asian)教會

題目:何處是我家?後殖民女性主義神學觀點下台灣的西拉雅亞洲西方教會 (Where is my home? A postcolonial feminist theology perspective toward West-Asian Siraya church in Taiwan) 摘要: 這篇論文討論婦女在台灣教會中的參與,特別著重在西拉雅的部落。這論文將審視為何西拉雅婦女與男人在教會中不平等的現像更甚於社會,並讓讀者明白教會是如何被反原住民部落價值的西方父權中心神學與新儒學所殖民,並試著找到出路。這論文將描述在台灣基督教的簡要歷史以及教會中的情況。透過政治與社會層面的分析,討論西拉雅認同當中受到基督教與儒教影響的幾個面向。這論文也將陳述對婦女的「恐怖經文」,並如用女性主義的觀點進一步轉化教會與神學。最後,建基在對殖民基督教與新儒教的壓迫覺醒裡,透過女性主義神學所提供包括在地的、平等的、差異與互助的性質與觀點為出路。(這是什麼糟糕的英文中譯摘要啊!)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working on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Taiwan’s churches especially in Siraya tribe. The article interrogates why Siraya women are not equal with men even worse in the church than in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help the readers to understand how the church is colonialized by Western androcentric theology and neo-Confucianism which are against the indigenous vale and the possible way out. This article will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Taiwan and the situation now inside the churches. Through socio-political analysis, this art...

在芝加哥神學院,頭一個學期的階段反省。(之二)

在悶熱的空氣中醒來,似乎作了很久的夢,在奔跑著,以為全身是汗,但是卻什麼事也沒有。 簡單整理了自己,望著窗外仍飄著雨,打消了用單車前往中國城的想法,拿了雨傘出門。在街角望見許多人從自家的車上搬著許多的食物準備明天的團聚。 上公車,看著窗外的一切,心裡頭想著早上發的那篇文字,我是站在哪個位置,閱讀者又是站在哪裡以及他們的回應。這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陳述,而是得不斷地衝撞與拉扯,之後或許可以稍顯露一些什麼有的沒有的東西。當我自己裡頭想法都仍在打滾著不知道要怎麼傳表之時,我還是得努力地讓他被說出來,也唯有如此我才能往前跨一步地表達自己,不論「對或不對」。 .關於這所學校 由於先前不斷聽聞這間學校的種種事蹟,以及畢業生們在各地推展的工作,包括我的論文指導老師在內,都讓我覺得:一定要來這看看! 也因此,這間1855年就設立的學校,今年是160週年,換過兩個地點,現在是第三個。從老照片當中知道,第一幢建物是在工業區附近(1855-1914),是芝加哥地區第一所神學院,一開始的老師只有三位,學生20個,都是白人。但是,沒多久,老師就增加到近十位,開始有黑人出現在照片當中。再一陣子,女性的身影也出現在照片裡面。(芝加哥大學是在1890年才成立。) 第二幢建物的年代(1914-2011),芝加哥神學院,與芝加哥大學的神學院(Divinity School)共同聘任教授與圖書館資源。從我看得見的資料當中,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神學院合作書店,就在第二幢建物的地下室,是芝加哥地區所有神學院教科書的集散中心。在那個網路書店不發達的年代,這裡就是寶庫了。這建物地下一層,地上五層,還有一處高塔。 現在,神學院是在位於芝加哥大學出版社旁邊的第三幢建物(2011-),是由芝加哥大學租給神學院使用99年。部份在舊建物裡面的東西,被搬了過來。包括房頂的十字架、禮拜堂的彩繪玻璃,還有建碁的那塊圓形大銅牌,上面寫著「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 1855」、院徽與ICON。但是能搬過來的實在有限,昨天在每個空間裡的拜訪,處處都是驚奇。朋友不是信徒,他也常常感受到這幢建物一定來頭不小,也對於許多的部份充滿了好奇。我指著長廊上一處看不太清楚的石板上的一長串希臘文,告訴他:我只認得這個字是「上帝」,其他的要請我的老師來。而另一位經濟系的學長(早...

在芝加哥神學院,頭一個學期的階段反省記錄。

現在是12月23日,上午2:43。我還醒著。 晚上,一位神父作東道主辦了小型的聖誕派對,邀請還留在宿舍的朋友們來用餐聊天。有也些寮友帶了私房的菜來和大家分享,在等待的時候,各式的紅酒和白酒就已經開瓶了。幾天前收到邀請函的時候,我回覆時一併把我正在努力的期末作業的困難寫在裡頭,並請大家為我代禱。也因此今天在遇見大家時,都立刻被關切了作業的情況。很開心地和大家吃喝分享,但是實在是不敵28%的那瓶義大利檸檬酒,喝完就差點在餐桌上趴下來了。回到房間就很快地睡著,一直到午夜口渴醒了過來。 在芝加哥神學院的第一個學期已經結束了。想寫一點東西當成是記錄與自己的提醒。 八月31日傍晚我抵達了芝加哥歐海爾機場,學校安排的學長來接機隨後就進到了目前住的宿舍裡,當天晚上在附近的餐廳享用了非常棒的牛肉料理,隔天到神學院見見大家並認識環境。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把時差的狀態調整好,也在迷路的過程裡找到了目前有固定泰澤祈禱的教會(Hyde Park Union Church)。在時差裡,新生訓練和退修會展開了。無法逃避地開始用破英文以及弄不懂文化差異的種種突阢與每個人互動,探索這裡可能的文化與生活型態。 .在生活的面向 Hyde Park這個地區與市中心的交通方便,但是保持了一種仍能獨立營造特色的空間。也可能是因為芝加哥大學以及許多的學校都在這個地區,相較於週圍的鄰近社區而言,這裡是上層白人的生活圈,但也保有空間讓不同族裔的人可以生存。但是我卻沒有辦法融入這個地方的生活。 我曾有幾次騎單車到鄰近的地區去,只要一出了Hyde Park就會幾乎看不見白人,替換的是黑人的社區與文化,隨之而來在建築與街頭上的景像就會讓我覺得:這是個較邊陲的次等世界。但是我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從一開學不時收到的「安全提醒」通知信件裡面,反覆在播送的概念是:在校區邊緣常有暴力衝突發生,請盡量不要離開校警的巡邏區域之外。神學院再往外一個區塊就是這個邊境,也因此在這裡是「暴力出現」的地區之一。一位非美國的同學也因此決定不要在這裡租房子,寧可住到靠市中心一點的地方。而當地的同學則不時提醒我:這裡是芝加哥,一切要小心。好吧,Batman在這裡拍大概也是一種處境化的反映,這裡就是高登市:犯罪之城。 但是,我覺得這是被塑造出來的印象,剛在地理區隔上也加強了這樣的印象。但是,神學院裡卻是有許多的非裔美人的同...

芝加哥生活週誌(2015-11-15)

Image
芝加哥生活週誌 (2015-11-15) 上星期到丹佛去參加了三天的會議,很充實也很投入,晚上仍不肯好好休息,又加上馬總統到新加坡去的事件,讓我睡眠品質很差。這樣得疲憊感就一直充斥在這個星期,但也讓我從某種谷底的狀態知道可以往哪裡去。 「要寫點東西下來!」是在腦袋裡的想法,但是覺得平常已經有 blogger 和三不五時的 fb 貼文了,還需要這些嗎?肯定要,這是整理自己的機會。 ( 我有需要這樣後設的思考嗎? ) 過去,盧牧師和台北東門的傳道人們,每週都要寫一篇東西,做為自己生命與處境互動的記錄,其實還滿感人與易讀的。我想,這該是很重要的啟發,也好讓自己有東西可以回顧 ( 上個月還因此從 blogger 上找到參考的資訊 ) 。 上個月,聚會的牧師邀請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教會歷史的人可以在主日上午參加特別的課程,我當然要去,因為這間教會同時是屬於兩個教派: UCC( 聯合基督教會 ) 與 ABC-US( 美國浸信會 ) ,而且是芝大的主要捐助者洛克菲勒 ( 浸信會信徒 ) 出資建立了這間教會,早期聚會的人都是芝大的教職員工,現在也仍是如此。但是,這兩個教派在我很關注的同性戀議題上卻持不同的態度,但是,我其光從聚會以及會友的交談當中感受不到「衝突」,其中一位老會友說:「我們其實很接納同性戀,有一對拉子在我們當中聚會很久。」雖然,這間教會的外觀上沒有張貼彩虹標幟,但是「接納」應該也不是只有一張貼紙而已。 課上完,我更多了解牧師所屬的浸信會系統,而他過去也在浸信會的神學院任教二十多年。以為沒事了,後來接到牧師的詢問我「要不要成為會員」的信件,「會員」只有在「能投票」上的功能,而且成為會員和有沒有洗禮無關,會員身份和有無洗禮也和領主的筳席無關。 我想了很久,一直沒有回信給牧師。一次主日,他叫我一旁關心我是否有收到信件,以及對信件內容有何想法。我告訴他我仍在思考,包括我可能明年完成學位就會離開美國,我常常聽不懂大家的討論內容,也不知道可以貢獻些什麼,就連主日的獻金可能也很缺乏,能賴在這裡已經是我最厚臉皮能做的事了。 然後,我協助了第一次的「收奉獻」的服事。其實很簡單,就是講道之後和同伴一起走向台前去,拿一個圓盤沿著座位給會眾放入他們的奉獻信封,之後再送回到台前。真的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可是,在那天的「咖啡時間」,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