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EQ的教會》第一章:讀書心得報告


課程名稱:牧會神學
作業名稱:《建立高EQ的教會》第一章
日期:2012/10/07

一、引言
1.      一個險些喪命的誤診事件(HAPE高山肺積水[1])導因於患者的自我診斷,以及缺乏訓練的醫生未仔細檢查表層下的病因所造成的。
2.      同樣的,我也意識到教會裡充滿了靈性上有病的人,我們的牧師和領袖也常常給他們錯誤的輔導。我們所受的訓練不足夠,使我們只有看見人們外表的生命,而不能觸及他們內心深層的需要。」、「然後不幸的是,它們(指導)幾乎都是暫時的解決辦法。這些處方沒有根除罪在我生命中的模式和習慣。[2]
3.      一個新的認識:以禱告的態度認真地看待更深層的問題,以及在「門徒訓練」的理解和處理方式上需要經歷一場革命。[3]
4.      他們可顯出靈性成熟的樣子,但是靈性上有些事情卻又極端不平衡。」、「他們以防衛的態度面對別人的批評或不同意見,他們期待被照顧,通常把人看成是滿足他們需要的工具。[4]在第27-28頁的清單當中,可能會看見自己與身旁的人影子:很會服事的不成熟成人。
5.      本書的結構:
(1)   錯誤的靈性是錯誤的聖經理論造成的(第三章:門徒訓練下一個新的領域–情感健康、第四章:靈性/情感成熟清單)
(2)   知道怎樣越過「生活」這座冰山的表層,看見底下的問題(第五章:原則一–察看表層底下的問題)
(3)   打破過去的經歷對現在生活的影響力(第六章:原則二–破除往事的影響力)
(4)   在破碎和易受攻擊的軟弱中生活(第七章:原則三–活在破碎和脆弱裡面)
(5)   知道自己的有限(第八章:原則四–接受「有限性」這個禮物)
(6)   欣然接受損失和悲痛(第九章:原則五–接受悲痛和損失)
(7)   道成肉身彼此相愛(第十章:原則六–以道成肉身為彼此相愛的榜樣),而這是本書最重要的部份。
6.      本書的目地與期待:道成肉身的觀點下,情感健康與靈性成熟之間是緊密關連的,門徒訓練不應缺少這一塊。「情感與靈性成熟是密不可分的。[5]

二、第一章:領袖前進,教會也前進
1.      我的妻子再也受不了了
(1)   他非常平靜地說:『彼得,我愛你,但是我要離開教會。我不再接受你的領導。』(1996)[6]
(2)   問題與現況的描述:
A.      將壓力和緊張從教會帶回家裡
B.      教會不再是生命,而是死亡
C.      沒有領袖的膽量,害怕人們離開,擔心怎麼被看待
D.     非常疲乏,想要有自己的生活與婚姻
E.      妻子像是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四個孩子[7]
(3)   一個盲點:「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可福音8:34)我們誤以為『為福音的緣故捨己』意味著捨去自我照顧、難過的感覺、憤怒、悲痛、懷疑、掙扎、我們健康的夢想和渴望、還有在我們結婚前所享受熱烈的愛。[8]這些都不該是我們要捨去的。
2.      作者的背景與處境
(1)   義大利裔的美國人,住在紐澤西州的郊區
(2)   1984與妻子葛麗(Geri Scazzero)結婚[9]
(3)   曾在紐約市的皇后區服事西語裔的會眾,亦服事英語系的人(但失敗)
(4)   1897年開始「新生命團契」(New Life Fellowship),由工人階級、多族裔的移民組成。
(5)   第三年後,英文聚會有600人,西班牙語聚會有250人。
(6)   在表層以下的一切都很不好,尤其在領袖階層:同工和領袖的變動率高居不下,但歸咎於「紐約市激烈的屬靈爭戰」。[10]
(7)   我們正在為神作大事,想要贏得全世界;然而,同時我們也在失喪自己的生命。…在某些地方有了嚴重的錯誤。…一個不穩固的根基,只是等著倒塌罷了。[11]
(8)   1993-4,西班牙語聚會分裂,認識十年的助理牧師帶走了200人離開。「你承諾要訓練我,但是,你是空口說白話。你不配帶領這些人。[12]
(9)   效法耶穌的榜樣,以「好像一隻羊被牽到宰殺之地(以賽亞書53:7)來說服自己接受;但是心中遭人蹂躪的感受卻沒能被處理。實質上是個誤用。[13]
3.      幾項盲點導致這個分裂與令作者受傷的情況:
(1)   忙於把工作完成和滅火,而缺乏靈活的時間、少有與同工相交建立友誼與落實訓練
(2)   缺乏勇氣來面對同工比自己更有恩賜與能力的事實
(3)   用「敬虔的、羊羔式的反應」掩飾自己過去生命的問題與情感包袱,而這些受傷的情緒卻沒能獲得聆聽與處理
(4)   未發覺自己過著雙重的生活:外在(與人接觸與言語表達的)的與內在的(真實的感受與潛藏著的思緒與記憶)自己並不一致,這足以撕裂生命。
4.      轉變的旅程
(1)   1994年尋求基督徒輔導的協助。但感到羞恥,「輔導是給那些混亂不堪的人的,不是給我的。我不是個一團亂糟的人![14]
(2)   認為壓力與造成混亂都是外在的環境造成的。
(3)   1995年更深的黑暗來臨–毫無自信心帶領教會,並對信仰造成質疑與困惑。
(4)   自覺:「我努力以誠實待人。我的進展既緩慢又艱難。[15]
(5)   反向的行為:參加更多的領袖會議、屬靈爭戰與更新會議、研究復興史、增加教會禱告會,以及對魔鬼宣告。透過「更多地浸泡在神裡面」的追求,來處理看似外在因素造成的困境,試圖化解內在的衝突。
(6)   19961月,妻子表達離開教會的意願
(7)   19963月,連續五天的輔導中心「基督徒社區」的靈性經歷:妻子在深夜爆發,說出了心中對彼此、對婚姻與教會真實的感受。「屬靈虛飾」的脫去,生命得以被聆聽,橋梁被搭建起來,得以溝通。
5.      新的發現
(1)   原生家庭在生命當中的影響力,「罪的模式」是持續性的。即使相信在基督裡已經新造的人,但是真實的生命卻沒有被好好地面對。
(2)   省察自己的內心呈現複雜的慾望,部份是為了神的榮耀,部份卻是由這些複雜的動機驅使的。
(3)   我看見耶穌能不羞愧、不尷尬、自由地表達祂的情感。耶穌絕不是一個情感僵化的彌賽亞。[16]但是自己卻不願意在人前展現情緒。
(4)   像是經歷血淋淋的死亡,才離開安全的海岸邁向一個新的領域。
(5)   急著將負向的情緒祈求主移開,而未能把自己向上帝敞開並交由上帝來動工與帶領,是一種狹隘的基督徒生活觀點。[17]
(6)   服事乃是出於你的所是、而不是你的作所」,從「作事的人」(Human doings)變成「所是的人」(human beings),將產生漣漪效應,擴散到整個教會。「健全的自我認知比擔任領袖的專業知識更具有影響力。」
(7)   胡安和馬爾塔是我們事工的產品。並且,他們跟他們的老師一模一樣![18]領袖的生命模式也影響著他所教導與帶領的羊群。
(8)   學習用愛心誠實地與同工談話,表達自己的感受、真相與建議。但是保羅(Paul)仍舊離開了。
6.      當領袖前進
(1)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不願妥協:堅定明白自己是誰、所相信與重視的,在個性上的魄力與成熟,迫使國家面對除奴隸制度的現況。
(2)   任何國家、教會、或者事工的改變,總是先從領袖開始:當領袖前進時,教會也前進。但是,只有領袖改變還不夠。[19]
三、整理與反省
1.      當人能看見在光明之下的陰影時,似乎也就看見了真實的自己。「陰影掌握了我們是什麼人的本質,也掌握了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只有面對自己的陰暗面,我們才能獲得自由…只要我們繼續躲藏,…用面具偽裝自己,永遠得不到自由…」。[20]先前透過「沉浸在神裡」的方式,顯然無法帶來改變,而作者在環境要逼迫下終於看見了這個影響他服事的影子。「只想像光亮的影像不會帶來啟悟,榮格說:『我們同時也要意識到黑暗。』[21]
2.      在那個「基督徒社區」的靈性夜裡,妻子勇於活出一個完整的自己,原本讓作者受以接受的爆發卻讓他經驗到愛。「愛是加法,是包容的,它接納人類所有的情緒,包括我們所隱藏、恐懼的情緒。榮格說『我寧願成為整體的人,不光只是成為好人。』…有多人因此出賣自己…[22]
3.      心理學家亦是神父的莫伯凱特(Jean Monbourquette)提出兩個階段的靈性生活觀點:靈性生活的初期與中年時期。並指出初期若人無法真誠地接納自己,靈性就建立在危險的心理基礎上(就如本書作者在40頁中提揭露的隱憂一樣),是一種假象;而在中年時間可能會發現自己到達山高樓的頂端,卻發現自己是爬錯了地方。亦採用榮格的陰影理論來檢視情緒以及被壓抑的能量。[23]
4.       作者所提到的家庭「罪的模式」仍在影響著他,就可歸類於「家庭陰影」:「…往後每代子孫可能因著某個單一事件,再次經驗到相同的創傷,也同樣的壓抑下來,而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何在。[24]而這個家庭的陰影會滲入所屬的團體之中、進而影向所生活的各環境裡面,甚至助長了團體一直避開那個部份(如潛藏在同工與領袖間高更換率的問題)。因此,而作者在第一章的結尾提出林肯的例子時,就是在對這個模式進行反抗,而他相信具影響力的人物(領袖)可以是這個新的模式以及漣漪的起點。
5.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25]或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在第一章裡所反映出來的困境。作者的困境在於他自己不知道而其他人知道的部份太多,而缺乏有回饋的機制讓他可以修正這個對他來說的盲點,一直到事態嚴重時,他才不得不面對與看見。而作者也有面對這些盲點常出現的「心理投射(projection)」機轉,否認自己的性情與問題,而將問題與困難都歸咎於別人(39-40頁的紐約市激烈的屬靈爭戰影響了同工的不穩定、44頁在輔導中認為問題出於環境、妻子甚至是那台三個月壞了七次車子),甚至會認為自己是受逼害的,是孤單的(42頁的被宰殺的羔羊比喻)。當這個機制被啟動之後,方格將可以往右下方移動,他將更認識自己的弱點與黑暗面,亦能較深地自我反省與面對自己,在面對衝突時可以成為伙伴型的人。而這有個有意思的前提:「陰影,並不等於罪,卻包括了罪。[26]
6.      在作者面對保羅(Paul)的談話裡,雖然他終於不再停留於禁食與禱告,認清這是他的責任而付諸行動指出他有「批評論斷的靈」與「驕傲」的情況,導致保羅離開了教會。似乎也犯了一個被稱為「問題解決者心態(Problem-Solver Mentality)[27]的錯誤以及缺乏穩定的友誼與信任的基礎下所做出的屬靈指導,反而讓這次有勇氣的敞開成為一個傷人與驅離的宣告(我相信若作者在面對那位十年的同工時,即使在分裂產生前有機會與他有交談,也會因為缺乏信任導致相同的結果,甚至更糟)
7.      似乎「承認與接納自己是不完美的」對於神職人員來說是如此地艱難,深怕著一但承認自己的軟弱,神聖的力量就無法被發揮與承載。但盧雲認為正好相反:「他既是負傷的牧者,也是治療的牧者。」[28]一個牧者若要讓他自己的傷口成為醫治的源頭,光不斷強調這個傷口有多大或多糟,對自己與另一個受傷者是無益處的,只會讓彼此陷入在痛苦當中。盧雲 使用「殷勤款待」(Hospitality)來解釋:當主人能真誠地面對自己,而且已能自由與自然地對待與向人訴說自己的傷口之時,就像是找到了生命的中心點一般,重新可以專注在別人的身上,而不是「我從他身上得著什麼」。而這可以創造空間,也讓別人可以從容地進入這個地方,「讓他們的跳他們的舞、唱他們的歌、說他們的話」,而不是逼他們看見自己的孤寂與痛苦。接著醫治的事工就是消除那些幻像:「他們的傷口不該被視為絕望與苦毒的源頭,卻該被看成記號–他們要順從自己傷口發出的聲音,繼續前行。」就如一位婦人深受喪子之痛時,牧者不該安慰他家裡還有兩個可愛的女孩,反而是有勇氣幫助他理解,孩子的死亡顯示了他有限的人生,與其他人面對著相同的處境。一個核心的概念是:「沒有牧者可能拯救任何人。牧者只能獻上自己,以作為恐懼者的嚮導。…在這引領之後,盼望的頭一個記號就出現了。[29]不再逃避痛苦,而他們會成為盼望的記號。而這亦是作者在第八、九、十章所要處理的:只有那些能真實又深刻體驗到自己有限以及所受的傷的人,才能真實地接近別人,並「透過講述自己痛苦和喜樂的歷史,我們才能夠服事別人的需要,那就是牧職了。[30]
8.      靈命的塑造是神學思考和日常經驗之間的橋樑。[31]透過真實的體驗與神學反省之後,這本書的產生就是一個靈命塑造的的產物:不是僵化原本的系統與認知,而是能看見新的出路。而我們也可以在我們的處境裡面,仔細地覺察,並在聖經的基礎上跨出靈命成長的下一步。



[2] 彼得.史卡吉羅(Peter Scazzero),《建立高EQ的教會》(The Emotionally Healthy Church)(美國麥種傳道會,2009)25
[3]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26
[4]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28
[5]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30
[6]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3247
[7]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40
[8]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34
[10]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39-40
[11]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40
[12]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41
[13]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42
[14]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44
[15]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45
[16]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49-50
[17]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51
[18]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53
[19] 彼得.史卡吉羅,《建立高EQ的教會》,54
[20] 黛比.福特(Debbie Ford),《黑暗,也是一種力量–將內心黑暗面化為生命力的【榮格陰影進化論】》(The Dark Side of the Light Chasers)(台北:人本自然,2009)28
[21] 黛比.福特,《黑暗,也是一種力量》,38
[22] 黛比.福特,《黑暗,也是一種力量》,30
[23] 莫伯凱特(Jean Monbourquette),《和陰影作朋友:接納自己不可愛的那一面》(Apprivoiser son ombre: le cote mal aime de soi)(台北:上智,2009)23-31
[24] 莫伯凱特,《和陰影作朋友:接納自己不可愛的那一面》,36
[26] 陳校慈(Hau-Chee Chan),《人際衝突與靈命塑造》(Interpersonal Conflict & Spiritual Formation)(香港:基道,2002)36-38
[27] 奇夫.安德遜(Keith R. Anderson)、蘭迪.利斯(Randy D. Reese),《師徒關係:屬靈路上拖與帶》(Spiritual Mentoring: A Guide for Seeking and Giving Direction)(香港:基道,2005)102-107
[28] 盧雲(Henri J. M. Nouwen),《負傷的治療者:當代牧養事工的省思》(The Wounded Healer: Ministr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香港:基道,2002)86
[29] 盧雲,《負傷的治療者:當代牧養事工的省思》91-98
[30] 奇夫.安德遜、蘭迪.利斯,《師徒關係:屬靈路上拖與帶》,103
[31] 霍華德.斯通(Howard W. Stone)、詹姆斯.杜克(James O. Duke),《基督徒的神學思考》(How to Think Theologically)(香港:基道,2007)165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Essenes愛色尼派

舊約原典釋義:創世記 28:10-22釋義

《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讀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