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

拉比老師很客氣地先說了正統的基督教詮釋(orthodox Christian interpretation)不盡然都能被猶太教徒接受,他自己的觀點也只能是一家之言不能代表全部,但是,用神義論(theodicy)的觀點來看約伯記要傳達的信息,實在太過天真。
若是基督宗教的神義論這麼能說服人,怎麼又會不斷重蹈那三位朋友們對約伯所做的事呢?「好人遇上壞事?」「全心仰望依靠上帝,最終能得到更豐盛的賞報?」「永遠不能敵對上帝?」「受苦是一種德性的磨練?」「受苦是源自於你所犯的罪?」還是,「撒旦得到上帝的允許來試探他的僕人是否對他忠心?」 #怎麼讓我一直想到新加坡的康希 「有一個終極的神聖的善在這一切之上?」…不斷可以加下去。
然而,由於約伯記裡的角色以及各自的發言,甚至也包括了上帝,是前後矛盾、充滿歧義,多重的聲音(polyphonic)成為約伯記的特定,非常難、也無法將他限約在其中一項或幾項裡面,會不斷引起人有更多的想法與討論。
William Blake: Book of Job (http://www.stpeterslist.com/wp-content/uploads/2014/03/Job-and-His-Family-Blake.jpg)
傳統上,依章節及內容,約伯記被區隔成:前言(1-2)、三回合約伯與朋友們的答辯(3-14、15-21、22-31),以利戶(不知打哪來的人物)的回應(32-37)、以及約伯與上帝之間的應答(38-42:9)、結尾(42:10-17)。老師特別說了,人們(基督徒們)很容易因為這樣的結構,特別是用 前言 與 結尾 的框架來解讀 第3章到42章的內容,而完全被誤導。對他來說,還有許多的猶太學者,都不會把前言和結尾看得過於內容重要,甚至視為正式內容之外的「裝飾」罷了,這讓我想到許多的新聞標題亂下,完全與內容不符的事件,在約伯記也是如此。
這裡的編輯痕跡實在太明顯,約伯在32-40章竟然有大段的「被禁聲」?而這本在6th BCE 被擄時期的編輯作品,「引用了」大量當時與更早的故事來源,受苦者,以及朋友們這主題的材料,讓人覺得有更多解讀的可能。
我也試著從老師和同學們的討論當中,找到我自己的解讀。
若第三章,約伯那堆不斷提到「黑夜」、「不要出生」的論點,是反創造論的看法,反對光、反對存在、強調渾沌(chaos)使他受苦。然而,上帝在38章之及之後的回應,卻是不斷地強調著創造的種種秩序(order),約伯強調的渾沌,以及上帝強調的秩序,看似乎是對反的,而若我們認為,約伯最後的答辯42:1-6是承認對上帝創造秩序之偉大,而人的無知與微小,因而「滿意了」且安靜下來,那麼,一直被認為是後來才硬加上去的42:10-17仍然是「剛好」符合豐盛神學的路徑罷了。
但是,我也看見,約伯在和他的朋友們對話的時候,不斷地強調上帝的偉大,不滿意也不被朋友們的論點說服,對自己無辜受苦的質問,並且反覆提到這些論點也只能讓他「坐在灰中」罷了,雖然後最「引出了上帝」親自答辯,但是,上帝卻沒有回應約伯的問題,也沒有提供約伯先前已經反覆強調過的「偉大事跡」,也就是創造的秩序,兩輪與上帝的對話,約伯用手摀住了嘴,強調自己過去已經聽見(認識)了上帝,今天用眼(認識)看見了上帝,卻仍回到「灰」當中。因此,若用平行的經文來看「問與答」的互動:約伯有三輪與「朋友」的應答,而有兩輪與「上帝」的應答,約伯都「坐在灰中」無法被所應答的對話所服說/滿足。
約伯受「渾沌」之苦所做出的質問,非但沒有因為他自己對於「偉大秩序」的認識得到來自朋友的認可,因為朋友們的「秩序」反覆質疑約伯的「秩序」其實是「渾沌」;也(更)因為上帝登場之後,也使用了「偉大秩序」來答辯,像是無法為上帝自己多說些什麼,讓約伯也受「偉大秩序」(若有真的秩序)所苦。不論是「渾沌」或是「秩序」,都使約伯受苦,也無法從受苦中得到安慰,只能坐在灰裡。
這個受苦的約伯(以及受苦的每個人),非但認識「渾沌」以及「創造/秩序」的「上帝」所帶來的苦痛,更明白擁有權威「上帝」的極限。
William Blake: Book of Job (http://bestarts.org/ba/wp-content/uploads/2015/11/blake-02.jpg)
下課前,我問了老師在二次大戰之後,約伯記對於猶太人的意義和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他告訴我,至少,我們不會用任何經文對受害者落井下石,也不會說:「看吧,你早知道這一切會發生了。受苦也是剛好而己。」
然而,我認識的許多基督徒卻完全沒有從中學習到些什麼。
圖片是 William Blake (1757-1827) 的作品。我覺得他很強烈地把約伯記與創世記互讀,才有這些創作。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Essenes愛色尼派

《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讀書報告

初代教會耶穌神人二論的爭議–基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