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奔走:海外宣教師保羅的省思》書評
「我猜想大部份的人會把『靈性』僅僅當作我們的『靈修生活』[3]」一語就指出現代人的盲點,這同時也是跨文化宣教師的困境:一個人進到另一個環境與團體當中,並非僅只是顧好自己的靈修生活成為一個燈塔式地在「黑暗中」發亮著而已,而是與所處的脈落有深入的互動與了解,不是帶去拆解或重塑為自己想像與喜愛的樣子(通常是自己國家脈落的複製版),而是讓原本其中上帝獨特的亮光更被人所看見,就像保羅一般能從猶太人脈落裡進入到外邦的處境中,不斷遇見挑戰並調整自己(甚至連對信仰內涵也有了很大的變動–如對律法的觀點),並帶給他們生命真正的轉變契機[4]。
離我們很近的例子不少,諸如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在晚年時,甚至讓其他海外宣教師認為連外觀也像是台灣人,但他深知自己與這宣教地的差異。這該足讓一個傳道人反思:不論是否在海外宣教,即使是在本國裡的宣教亦要謹慎:我們是否真成為當中的一份子與愛他們的弟兄[5],或是帶來文化的災難。
身為一個傳遞信息者,我們是否能身體力行並從中深刻體驗到信息的內容與我們所傳的相同,讓接受這信息的人看得見我們身上的記號與所信息一致,甚至因此受苦?若不是如此,我們將會淪為「叫賣的小販[6]」,不論是打了折扣或是沒有相稱的深度,都讓信息失去原有的味道。但是我們若能明白自己的處境的艱難以及軟弱,即使無法盡如所期盼的仍持續去行,並非將這一切都僅只用輕浮的態度表達「對不起,我辨不到。」就跳開;但亦不是一種強而有力無所不能的形像,非真實的我自己呈現,基督也會因此離我們遠去[7]。我們學習在失敗中不放棄,並被辨認出來,完全的日子已近[8]。
宣教的失敗並非宣教之處的環境太差、同工不佳或是沒有足夠的資源(雖然這往往都是問題),最需要被挑戰與翻轉的往往是宣教師自己。[9]更進一步地:這是自我覺察的能力。「困境」是我們無力處理的,但是在我們裡面的可以勝過這一切,而作者與保羅都見證著「瓦器裡的寶貝」的工作,前提是我們真能讓認清了在面具與合理化背後的自己:而基督就在那裡。[10]
綜合以上,博許透過對哥林多後書的詮釋,讓經文具有時代性的新義並能成為每一個「宣教師」(不論是海外或本國,重點在於「跨文化/脈落」)的反省,應可被視為「宣教師小教理」的地位與實踐上的指引。
[2] 博許(David J. Bosch),《更新變化的宣教》(Transforming Mission – Paradigm Shift in Theology of Mission)(台北:華神,199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