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8:啟示錄導論–新約解經與應用
啟示錄導論 啟示文學–反抗文學 Ex:《但以理書》,「但以理」是託名之作,內容極可能在西元前二世紀時才完成。 啟示錄,也就是一種反抗(威權)的文學,西元85年,羅馬政府的政策開始公開與大量迫害基督徒。 4th前,東方教會不承認啟示錄(因為:讀不懂)。(相反地,西方教會不讀雅各書,因為他太強調行為。) 加爾文,沒有寫過啟示錄註釋,他也很少用啟示錄證道(長老教會至今也是如此),因為他表明他讀不懂。 「apocalypse」啟示,指老早就存在,現在僅是把他揭開罷了。 神喻:以第一人稱「我」為說話的主體,代表著上帝直接對人說話。 報導:在經過整理之後,才以第三人稱向人陳述的內容。 Prophet先知 Prophecy用「先知預言」的翻譯並不恰當(因為範圍太小),應譯為「先知講論」。 「講論」」內容有(1)對歷史的反省,指責錯誤(2)對當下的批判(3)「預言未來的事」,但是也多為歷史的反省(事後才寫下來的)。 這當中,(1)與(2)佔了90%的篇幅,而(3)僅佔了10%。另外,這些講論99%是針對民族,僅有1%是針對個人。 啟示錄的「啟示過程」:上帝—基督—天使—約翰—讀者。 從1:11 知道這是約翰寫給七教會的「一封」信。 所以,啟示錄是:預言、啟示、書信 真假先知?怎麼區別? 《十二使徒遺訓 Teaching of the Twelve Apostles》 ( http://www.earlychristianwritings.com/text/didache-hoole.html ) 3. 巡迴傳教的使徒與先知 「現在,有關於使徒和先知,應對接待他們之時需照福音書裡面的規定:『讓每一位前來探視你們的使徒受到款待,宛如他就是主。但他不可以停留超過一天,除非真的有此需要,那樣的話他就可以再多待一天。』款待那些人,就好像他們是主。他們可以暫住一日,但如果他們停留超過三天的話,他們就是假先知。當他們離開的時候,除了到下一晚住處之前所需用的餅,其他都不應該取。然而,他們若是開口要錢的話,你就知道他們其實是假先知」。(第十一章第三節) (http://blog.yam.com/shanchiw/article/6108880) 初代「先知」實在太多,定下「住一天是真先知,住二天就是假的」。 因為有教會每週都有許多先知來講道,不勝其擾。 「由行為來判定他的真假,而不從他的講道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