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會史期末考整理


期末考教會史整理
(一)     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逼迫,對基督教的發展有何影響?試就(1)神學的發展(2)福音的傳揚(3)教會組織的確立 這三個層面來論述。
1.      神學的發展
(1)   使徒後期教父:(王老師的講義)《基督教會史p.65
在初代教會發展的過程中,外邦的基督徒寫了不少探討信仰的書信他們被稱為「使徒後期教父」例如:革利免(羅馬主教)伊格拉丟(安提阿主教)、坡利甲(士每拿主教)。這些作品雖重要,卻沒列入新約正典。
(2)   護教士的出現:《基督教會史p.79
希望藉著辯明基督教信仰的真義,使迫害停止、神學工作由護教開始,猶斯丁有「斯多亞」哲學眼光,他的心中信念,基督教是一切哲學中最正確的一種。因為傳講基督教不但是舊約的先知,也是上帝的道(Logos)。
用系統的論證、對話型式或請願書/祈禱的形式書寫這些關於信仰的材料,為要讓非基督徒們能夠了解什麼是基督教,而這個宗教不會帶來脅迫的力量,因為能造就一種橋樑(bridge)的功能。也形成了早期的一些教義。(詞條:Apologists)亦闡明基督教對國家的益處:每天都以端裝和聖潔的力式為皇帝祈福、由於基督徒的禱告,使國家多次免於上帝透過災難而降臨的災難。
(3)   游斯丁
A.      請求公道:要求詳察控告的事實根據,應給基督徒申辯的機會
B.      對異教信仰的批評:辯駁認為期督徒迷信和不道德
C.      對基督益教信仰的陳述:指出道成肉身過程中上帝的溫暖和平安;神的本性以及配得服事的神聖本質
2.      福音的傳揚
(1)   猶太會堂興起。會堂成了猶太人傳遞信仰觀念,團結信徒的地方,流浪的猶太社群在各個城市建立了會堂。「洗禮」事進入基督教團體唯一的儀式。象徵「老我」的死,由水中來得「新生」,依新的生活規範過日子。《信仰的長河p.16
(2)   殉道者的產生
啟示錄2:136:9-117:13-17記錄著「忠心的見證人在你們中間…被殺。」以及有獎賞賜給用血為基督的道作見證的人。殉道被認為是作基督門徒最高的表現,而後來的發展是人們且相信禱告若由殉道者代達上帝會特別有效。「斯多亞式的平安」。(如:伊格那修就認為自己赴羅馬就義,是學效主耶穌最後一次去耶路撒冷接受十架苦刑的榜樣。)但在3-4th之間崇敬殉道者的習俗發展迅速,以致後來大家都用誇張的方式來呈現。《基督教二千年史p.92
3.      教會的組織《基督教會史p.69
(1)   面對因壓迫背道而現在懺悔的人
爭論確定一個原則:給人施浸與授聖職,靠的不是授予人的道德品格,而是完全靠基督和聖靈的權能。只要能提出懺悔的證據就可以重回教會。《基督教二千年史p.90
(2)   耶路撒冷經過第二次猶太戰爭毀滅之後,該地歷來所有基督教的領導地位隨之消滅。在另一方面,羅馬抵抗諾斯底與孟他努成功,領導地位增強。在眾教會中只剩羅馬與使徒發生過關係。愛任紐:「從事實的需要上來看,一切教會都要服從這個教會」,已隱約預表主教權勢。《基督教會史p.103
(3)   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迫害,讓原本分散的團體,無形中更加的組織化。因為面對迫害中信徒與傳道人,迫切需要一起聚會商討對策,各城市中形成教會的雛形。產生主教與監督這樣的領導人,來領導教會。所以一個大公教會的組織因此漸次形成。《信仰的長河p.20
(4)   「聖靈的恩賜」與主教權之間對信仰團體的影響力之間的問題,因賜已失去真實的意義。任職者需經按手禮是一種領受恩賜的記號。教會中主要的職份為:長老(從使徒時期就留傳下來,在猶太會堂僅低於管會堂的人)、主教(伊格那丟:除了主教以外,不可舉行洗禮和愛筵)、與執事(這兩者是在比勒斯坦以外的地區才發展出來的)。閽人的職務是要監察只有那些受洗過的人可以參加聖禮的部份。高級聖職人員是全時間服事,低級的還是可以經商。聖職人員自成一個特殊的階級,在宗教生活上平信徒需要依賴他們。《基督教會史p.142-6

(二)     康士坦丁(君士坦丁)優容基督教之後,對基督教的影響如何?請就正面與負面來論述。
《信仰的長河p.20
緣由:312年羅馬帝國皇帝康士坦丁歸信基督教,他相信基督教的上帝幫助他打勝仗。313年頒佈「米蘭上諭(Edict of Milan)」,優容基督教,讓基督教有完全的自由。《基督教會史p.179
324 君士坦丁統一羅馬,給予基督徒保護與特權。
               正面                              負面
基督徒不必再擔心被拉到競技場上為信仰的緣故與野獸博鬥,家人朋友也不會再彼此出賣。
信仰變質。原本為信仰的緣故,甘心受苦。如今,教會卻開始吸引有權利慾望的人。
基督徒享有平等自由之權,及法律上的保障。可以公開聚會。
對信仰的內容爭論越來越烈,信仰之爭成了政治鬥爭。
逼迫止息,教會大享昇平,信徒人數劇增。聖職人員免除某些稅捐,發還受逼迫時代教會被沒收財產。基督教會史p.183
皇帝在教會事務大權獨攬,介入基督教的紛爭越深越多。以國家力量打壓異教勢力,或國家與教會聯合壓迫被認定為異端者。趨炎附勢者增加,道德生活標降低。
贈送禮物的風氣盛行,得皇家主持而建築教堂。
公共宗拜儀式化
康士坦丁對一切教會糾紛,定下了一種舉國一致的勵法,就是在帝國監視之下,用國家公款召開會議,由教會自身解決糾紛問題。基督教會史p.185》如:尼西亞大公會議處理了亞流派的爭議
皇帝也成為了教會會議的發表者。介入教義之爭。


(三)     試舉一個實例來談中世紀的政教之爭,君王與教皇之間所爭的「權」有哪些?(Nicolaism)
《信仰的長何p.59-60基督教會史p.364-368
●「卡諾薩堡的相會」1077125日,第一次一個君王向教宗低頭。
教宗葛利果七世不准「俗人」干涉各地主教或修道院長的任命,君王亨利四世卻蓄意抗令,故意挑戰教宗的權威(安排自己的人擔任教會的要職),教宗下令將他「開除教籍」。亨利四世統治權失去合法性,會失去王位。
這位權力慾旺盛,耍手段的君王演出「行動劇」。赤著腳,穿著粗布的懺悔袍,站在雪地裡,乞求教宗給他一紙「赦免令」。教宗以宗教人的身分原諒他。亨利四世得到「赦免令」後,很快地鞏固他的政治勢力,出兵攻羅馬,葛利果七世逃走,羅馬城的樞機主教在君王的壓力下,選出新教宗。結果葛利果七世孤獨而死。
君王與教皇之間所爭的權:
1.君王的「任命權」的合法性。
2.君王與教宗的國家領導權。
3.禁止買賣聖職的經濟權。

基督教會史p.327
1.      帝王會要求教宗給他們加冕來合理化政權(教會承認權柄)
2.      君王會開始干涉教會事務,企圖奪取聖職人員,特別是主教的任命權
3.      就此產生了張力,因為合理買賣教職

當時的領主通常會為了自己及所屬的靈性需求而在領地裡建立教會,教會因而被認定為領主所擁有的財產,後者有權任命並控制教士。由此延伸,許多君王開始宣稱其有權控制教會的司法、財產、主教區、修道院等,國家極積想要控制上級的神職人員–西門義(simony)遂成為現實。

和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國家與政治的關係有何異同?
國家的君王一人獨大,容易走入「集權主義」。常用政治來干涉,造成動亂。有仁愛之心、有理想的人、在極權暴君的統治下成為犧牲品,因為絕對的權力會帶來絕對的腐敗。

封建制度是新的社會型態,教會在黃中的政治運僱有了新的發展。事實上,正是在這新處境下,以教廷(papacy)為首的神權政治(theocracy)才成為可能。君主權力不再,社會呈現分治狀態。教會開始發展出「僱為一個獨立於國家之外的機制且擁有自主權威」的自我理解。這個觀念可能源自聖經中的「上帝國」概念,進而逐步形成教會作為「治權中的治權」(imperium in imperio)的信念。
今天政治亦想利用教會的在人民的影響力,而教會亦想要從政治中取得好處,彼此間有所交易、拉扯與衝突。教會亦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未堅守聖經的觀點,而成了自肥的團體,或是成為政治的宣傳工具。

(四)     十二、十三世紀的修道團體中,開始出現「托缽修會」(乞食修會)這一類型的修會出現,請舉出兩個重要的托缽修會,以他們成形的歷史為例,討論這一種新的修行方式如何出現?

成形的歷史:
A.      托缽修會,顧名思義,指徹底過著貧窮的生活,苦行的傳道者。
B.      反對冨裕而貪婪的教會與修道院的反抗運動。
C.      在城市與鄉村托缽,在市集講道,要人悔改。
D.     羅馬教廷起先對這運動有敵意,但在民間,他們贏得尊敬。
E.      一般的民眾有過敬虔生活的心理需要。
F.       出現在教會可悲的情況是:教職人員缺乏訓練、聖職買賣、性的普遍放縱、平信徒掌握授權禮(控制修道院長、主教和教宗的任命和忠誠)

托缽修會(Mendicant orders):是完全依靠捐助而生存的修會,他們不積蓄財產(個人和團體),需要發貧窮誓願,以便將所有時間和精力投身於宗教工作。[1]

神貧的理想:《基督教會史p.397
1.      迦他利(清潔派,努力要過聖潔、禁慾的生活,自創禮儀與教廷不合)
2.      瓦勒度(平信徒運動,放棄一切世俗物質,過著貧窮的生活。)

兩派影響中世紀教會深鉅!影響力最大的有道明會,方濟會。
1.      道明會(Dominicans OB多明尼古會)。《基督教會史p.404-7
A.      堅持禁慾主義,但是學識較大。
B.      看見當時羅馬教士備受迦他利派地區民眾輕侮。
C.      多米尼克創建,主張惟有傳教士抱克己犧牲的決心,甘居「使徒貧乏」,熱心傳道,像迦他利派的「全徒」一樣,才能吸引這些漂流在教會以外的人歸正;
D.     以使徒保羅為法則;
E.      採用修道士行乞之法,連他們日用的飲食也得由行乞得來;
F.       他們穿白衣黑袍,又稱為「黑衣僧」,他們自稱「主的看守犬」,重視學識,專辦學校與神學院。因為他們看見需要一些能向人民講道、受過良好教育的聖職人員,訓練能言善辯的教師與傳教士。
2.      方濟會(Franciscans OMF佛蘭西斯會)。《基督教會史p.408
A.      除堅持禁慾主義,決意在「使徒貧乏」中生活。
B.      聖法蘭西斯是義大利一個富商之子,一場大病,得到宗教上的啟示。決心以清貧的生活服事上帝。捨棄一切效法基督,並活出基督的憐憫心。
C.      一次他上羅馬朝拜時,心中感受上帝叫他去重新建立上帝的房屋,他將聖達米安教堂重建。
D.     後來決心出外宣傳悔改及天國福音,不帶錢,穿簡樸的衣服,人給什麼便喫什麼。立志摹仿基督,聽從他的吩咐,過著絕對貧乏的生活,像基督一樣愛人,作個謙卑順服的神甫,因為他們是基督的代表。
E.      「至高的上帝吩咐我,應該按照福音的法則生活」,志同道合的人與他集合一起,以愛集合,在極度貧乏中共同生活,唯有此才能脫離世俗,跟從基督。
F.       以灰色的的衣服為主:灰衣托缽僧。
G.     羅馬教廷認為此會有組織(方濟會),宣道內容中肯,賦予他們特權,接納他們進入教會組織:方濟會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教宗的祝福。《信仰的長河p.77

托缽僧在社會工作、教會牧養、教育和佈道工作上極有成就。他們學效法蘭西斯和早期的會士,繼續為痲瘋病患者和其他病人服務,他們因此不得不攻讀醫學。

(五)     就你的觀察,加爾文所領導的改革宗,和路德所領導的信義宗,在教會的組織和禮儀上有何不相同之處?試論造成這種不同的主張的歷史因素。
1.      路德與加爾文都只承認兩種聖禮-洗禮和聖餐禮。「聖餐禮」的不同:
A.      加爾文認為:
(a)   聖靈的功效在人心有「更新」的作用。基督如何臨在聖餐中之一事,他否認任何形式的基督的物質身體臨在說;他斷言在聖餐中,人可憑著信心領受那實在的屬靈的基督。「基督,從他肉體的實質中,將生命輸入我們的心靈中,而且是播散他自己的生命到我們裡面,不過基督實在的肉體並不進到我們裡面。」(介於路德與慈運理之間)基督教會史p.614
(b)   崇拜禮儀越簡單越好。沒有聖經根據的都要排除。加爾文非神職人員,而是人文學者出身,重理性的思辯,而禮儀是以上帝的話語的傳講為中心。
(c)    將崇拜儀式修改以符合日內瓦地區使用。固定禱文與自詬禱文交相編制。
B.      路德對聖禮的看法:
(a)   以「聖經」為依據,餅是「身體」。耶穌說:「這是我的身體」(合質說)。路德的神祕經驗豐富了他的神學,路德的主張--聖餐使教會獲得益處。新的脈絡-道與信心。聖餐是上帝可見的道。獻祭神職體系→轉移到相通群體:基督真正臨在於聖餐的教理。
(b)   保留了大部份中世紀的崇拜儀式,認為教義若正確,儀式「無關」重要,教會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用與不用。這與路德出身天主教的修士,有著儀式性的訓練與秘契經驗有關。《基督教二千年史p.374
2.      教會的組織:
A.      加爾文所領導的改革宗,歷史因素:<信仰的長河p.116-117
加爾文,受人文主義影響,第二代的宗教改革者,他是敬虔、認真、嚴肅的人。他的神學見解使他必須逃離法國,免得受審判。他以一個神學顧問的身分住在日內瓦,日內瓦成為他理想中的「神治」教會。
他認為治理教會是要緊之事。有關教會組織系統的概念來自聖經,以及他所研讀的法律,他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的認識。他所編的教會憲章中:基督在教會中設立了四種職務:牧師、教師、長老、執事。《基督教會史p.617-8
(a)   牧師應當每禮拜一次集合全教會公開討論,審查牧師候選人,解釋聖經。
(b)   教師應當作日內瓦學校制度的首領。
(c)    執事的職務在看顧人,監察醫院。
(d)   長老,小議會所推選的信徒,人數由小議會中舉出2人,由六十人議會中舉出4人,由二百人議會中舉出6人,以理事之一為主席。
(e)   由長老與各教堂牧師組成「教會法庭」(Consistoire),每禮拜四開會一次,辦理懲治事件,以革除教籍為極度,如犯了重罪過了這個限度,就交由政府當局處理。這與日內瓦以議會為管理制度的形式有關。日內瓦全城生活在教會法庭的仔細監察下。
B.      路德所領導的信義宗:(歷史背景)路德因為看到德國教會的腐敗。他主張:
(a)   主張政教分離,教會與世俗之間有明確的分隔:教會不應該指使政府做事,政府也不該干涉教會的事務。
(b)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教會,看不見的才是真教會,有聖靈的管制。
(c)    在上帝面前每個人都是祭司,否定教階的教會組織,但教體乃須有許多不同的職份,如受過訓的傳道人
(d)   以固定而嚴格的教義體系一觀念為據的,這教義體系是大家必須服從的;教會卻不以任何強制的方法行使那純教義,他即不能,也不願用任何外在的,依法律制訂的強制力法去完成教會工作。

宗教改革的普遍認同:
(a)   「聖經」是最高權威及「信徒皆祭司」的觀念。人人可以自由的閱讀聖經。
(b)   否認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表,否認教宗是教會的首腦及最高權威。
(c)    反對羅馬教宗的集權制、教階制、及神職人員的任命制。
(d)   人人可擔任聖職,神職人員也可結婚。
(e)   信徒可為他人施行浸禮及主餐。


(六)   啟蒙運動(十八世紀)以來的聖經研究有哪些重大的突破?基督教會史p.741
啟蒙運動在理性之光中認識上帝
●科學的進步改變中世紀的宇宙觀
哥白尼是第一位把希臘人的宇宙觀介紹歐洲的人,人們在光輝的太陽與宇宙恆定的力量中尋找上帝。牛頓:萬有引力。伽利略:由地動說了解到宇宙的浩翰。
●哲學典範的轉變
迪卡兒:認識論--我思故我在。
史賓諾沙:萬有為無量的實質,可明為上帝,也可明為自然。上帝與自然在一起。萊布尼茲:神義論。(上帝是善的,怎會有惡?如果祂有能力,為何不止息惡呢?)
●實踐哲學的典範轉變
1.聖經的信息不能與理性抵觸。
2.承認耶穌為彌賽亞,實踐他的的道德教訓。
3.反對教宗壓迫。
●哲學家巴斯葛有密契經驗
●近代的「聖經解釋學」逐漸形成。《信仰的長河p. 153-154

對歷史考證的開始(Age of Reason)
在這個時期,人們開始對中世紀時的以神學、倫理學和演繹邏輯來解釋歷史的方法産生質疑,並對歷史文獻所記載的事物産生疑問,而對其進行考古研究與文化發掘。[2]

理性思想與自然神論,使教體神學從較權威主義的態度走向自由學術的路。《神學詞語彙編》

1.      對聖經及基督教之起來,加以歷史的考究。如:「聖經鑑別學」的發展與抄本比較。對於有疑問的經文進行抄本的來源考證,並澄清可能的錯誤。[3]
2.      逐字靈感說的神聖性減少,並對於經文的寫作脈落有更多的關注,以澄清文本原先所傳達的內容。
3.      聖經為時代的產物,他不見得就是超越時空,永恆不變的。形成近代的「聖經解釋學」
4.      新派神學的另一產品,乃是經文批判。啟蒙運動經洛克(John Locke)等世俗哲學家鼓吹後,大為崇尚科學,盲從理性。從十九世紀開始,神學家以研究分析古典文學的手段來分析聖經。先是考究古卷,比較經文,此為低級批判學。後進而從文體格調、歷史文化背景等分析聖經,此為高級批判學。[4]
5.      漸漸從獨尊聖經變為聖經與理性雙權並重。改教家千辛萬苦所趕走的「傳統」寶座,今天被「理性」佔據了。原先天主教之教師席屬於教會,今天這位置被「理性」搶走了。事實上,新派不單將聖經與理性並肩排列,更是將理性駁架於聖經之上;以理性批判聖經,驗核聖經。所有聖經的啟示,必須接受理性科學的批判。凡經不起理性批判的,一概拒絕。(聖經無誤論的挑戰)
6.      到啟蒙時期後,重心則開始轉移,聖經從神的話轉為人的話。寫聖經的人不再被視為無自覺的筆桿,而是有自覺的「使者」。然而雖有自覺,仍是神的使者,而不是說自己話的人。其後新派勢力越來越強時,對聖經裏人的成分就越來越注重。這時就有不同的神人組合理論出現。有認為此二者是並排進行,互不侵犯;有認為人的成分使神的啟示脫不出人為錯誤因素;亦有認為此二者彼此調和,互相關連。(是上帝寫的,還是出於人的感動)
7.      用不帶著傳統教義的眼光讀聖經。能跳脫出「教義」的限制,而看見在原本限制外的亮光與空間。如:盧梭發現「原罪」的觀念並沒有直接出現在聖經裡。


(七)   敬虔主義有哪些特質?《基督教會史p.774》《信仰的長河p174-179
A、親岑多夫領導的莫拉維亞弟兄會敬虔主義的特質
1.「心靈的宗教」。忠於耶穌的熱愛!
2.為耶穌作見證的宣教精神。促成海外宣道的火焰。
3.過聖潔的生活,以上帝國的方式來生活。

B、衛斯理與衛理公會
莫拉維亞弟兄會改變衛斯理,他變成一個非常熱情的講道者,有力的組織者。
1.「重生」是一種新的判準,來判斷依各人是否是一個認真的基督徒。
2.強調個人得救的經驗。
3.每日讀經、寫靈修日記、讀書會、實行禁食。(基督教會史p.794-795

《信仰的長河p174-179
18世紀是敬虔主義的世紀,敬虔主義運動超越教派的界限,出現在在歐洲大陸的三大教派裡,甚至在同時期的猶太教與回教裡,也出現類似的宗教運動。這些宗教運動不約而同地拒絕逐漸僵化的理性思考模式,強調以心靈與情威去體驗宗教的靈光,他們把教義的論辯看成不重要的事,也不關心教派的分別,所注重的,是個人的宗教驗與靈修。
敬虔主義可以說是對啟蒙運動的一種反抗,因為啟蒙運動的哲學,把上帝變成無限大、無限遠、與人毫無相關之處,敬虔主義便特意強調上帝與人的近靠,強調上帝對人的看顧保守與對個人人生的計畫。
啟蒙運動哲學與敬虔主義之問的差異與爭論,一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受敬虔主義影響的教會團體,到今天都還是反對理性、反對科學與人文知識,譏為「屬世」的小學。而許多現代知識分子,對於基督教的印象,就是:不理性!只以威情、氣氛來迷惑信徒,敬虔的督徒好像都是倚賴上帝而無法對自己生命負責任的人。
有趣的是,敬虔主義雖然對抗著啟蒙運動帶來的理性化過程,其實,敬虔主義和啟蒙運動一樣,都肯定人的能力,相信人類進步、趨近完美的可能性。只是,啟蒙運動所肯定的,是人的道德、智慧、科學的進步與成就,敬虔主義強調的,卻是人在靈性上的鍛鍊,會使人趨近上帝所要求的完全。
敬虔主義運動基本上是看輕俗世,疏遠教會組織的,但是與教會組織的疏離,使得他們的理想永遠只能在一小群受壓迫的陪同志者中流傳,而無法依他們的渴望發揮改造世界的功能。
感受到一股力量推著他去為「上帝的國度」做一番事業。更進一步的,是向歐洲基督教世界之外的人進行宣教工作,他們的宣教與社會服務工作是速在一起的。這種藉著社會服務來宣教的模式,對後來歐洲對第三世界的宣教運動,有很深的影響。
17世紀、18世紀,不只是基督教裡面有敬虔主義的發展,生活在東歐的猶太人,也經歷了類似的敬虔運動。這兩個宗教的敬虔運動有類似之處,就是都看輕正統的神學教育,不重視傳統的權威來源,強調信仰感性的一面,強調「平信徒」的信仰經驗,強調道德的生活。
東歐的赫西典運動影響深遠,他們對抗普在西歐進行著的啟蒙運動,保存了猶太人的深沉宗教性格。在20世紀,猶太人受到好幾波的迫害,赫西典運動所流傳下來的精神財產,支持了許多猶太人去面對他們的苦難,保持不滅的希望與信心。

*就你所觀察,這些特質對我們現在的信仰形態有哪些影響?
1.禱告、讀經、培養靈性生活、多領聖餐,舉辦大型培靈奮興特會。
2.個人得救經驗為領人歸主「見證」。
3.過聖潔的生活,教會的生活為屬靈的家庭。
4.個人參與海外宣教。
5.重視個人的神秘經驗
6.不一定會是「主流教派」裡的成員,而獨樹一格,在神學上有自己的見解與堅持。


Pietists虔敬派《神學詞語彙編》
1559年以來在信義宗與改革宗內,所興起的聯合神秘與實際的趨向之派別。此教派非一種教義組織,而是一種虔敬的信仰生活類型,首先以抗議的姿態出現,認為罪致使人類完全墮落,肯定以意志與嚴謹的倫理生活,主張宗教生活上的虔敬批判教會過於重視教義、儀式及制度的心態。

虔敬主義(英語:Pietism)是17世紀晚期到18世紀中期,發生在路德宗的一次變革所產生的思想。它在新教和聖公會里影響較大。[5]

Pietism in general must be seen as part of the great process whereby modern man has been discovering his own autonomous subjectivity. Pietism is a grandiose attempt to refer this process back to the sources of Christian life. Emancipated from tradition, autonomous man is to decide the shape of his own religious life by confronting the Bible and contemplat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primitive Christian community. No doubt he understanding of faith largely in terms of religious life, as it can be actually led and experienced, released considerable moral and religious energies and ensured that pietism would make its mark on the history of the spirit. Protestantism is indebted to pietism or more than stimulation of missionary activity, of religious i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thus of personal piety. Having to conduct controversy with the impatient and rely pietist mind gave official theology flexibility in its understanding of religion that enabled it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to enter upon constructive discussion with the post-Christian intellectual life of modern times. In particular, by reviving appreciation of Scripture, pietism helped to pave the way for modern biblical science. Thus it ultimately helped to liberalize the rigid outlook of the various denominations.
Stressing, however, subjective independence at the expense of tradition, pietism was always in danger of forgetting that the life of faith is an open-ended discussion with history. All forms of pietism are prone to look on religious subjectivity as the actual source of religious life, so that, doctrine becomes a purely pragmatic function of that life. Looking for verifiable conversion in the Christian, regarding the converted person as an ecclesiola in ecclesia, imperils the concept of grace, makes the Christian fellowship an arbitrary association of religious individuals, md at worst leads to separatism. The heir of pietism and the champion of modern Protestantism, Schleiermacher, has drawn the logical conclusion as instructively as could be wished: religious experience becomes the criterion according to which one selects such points of tradition as one cares to consider rill valid. The ambivalence of pietism shows the task which the preaching of the faith will have in coping with modern subjectivity. (PIETISM, Sacramentum Mudi, An Encyclopedia of Theology 3,25)

[Google 直譯][6]
一般的虔誠主義必須被視為的偉大進程中,使現代人已經發現自己的自主的主體的一部分。虔誠主義是一個宏偉的企圖把這個過程基督徒的生活來源。從傳統的解放,自治區,直轄市的人面臨的“聖經”和考慮的原始基督教社區的情況來決定自己的宗教生活的形狀。 因為它可以實際上導致和有經驗的,毫無疑問,他的信仰主要是在宗教生活方面的理解,釋放了相當大的道德和宗教精力,並確保,虔敬精神的歷史,其標誌。新教債虔敬或超過傳教活動的刺激,宗教的指導和教育,和個人的虔誠。進行不耐煩的爭議和依靠虔信記住了在其宗教的理解,使得它比其他任何建設性的討論後進入後基督教近代知識分子的生活更多的官方神學靈活性。特別是振興聖經升值,虔誠主義幫助鋪平了現代聖經科學的方法。因此,最終幫助開放的各種面值的剛性前景。
但強調,在犧牲傳統的主觀獨立,虔誠主義總是忘記了生活的信念是一個開放式討論歷史的危險。很容易對宗教的主體看,作為宗教生活的實際來源,使所有形式的虔敬,學說成為一個純粹的​​實用功能,生活。在基督教的可核查的轉換,就在ecclesiola in ecclesia,危及的寬限期的概念,轉換人團契任意宗教人士協會,MD在最壞的情況會導致分裂。虔誠主義和現代基督教,施萊爾馬赫,冠軍的繼承人得出的合乎邏輯的結論 instructively可以希望:宗教體驗成為標準,根據哪一個選擇點作為一個關心傳統的考慮小溪有效。虔誠主義的矛盾顯示說教的信念,將在應對現代主體的任務。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Essenes愛色尼派

《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讀書報告

初代教會耶穌神人二論的爭議–基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