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派觀摩期末報告
這個學期有機會透過學校安排到各教派觀摩,在不同形式的禮拜當中看見許多的差異,也在簡單的對話與資料收集中,對於自己在信仰上有許多的反省,在盡可能結構化這些想法後,整理如後。
一、禮拜程序
這學期的教派觀摩主要安排到不同教會參與最主要的主日聚會。而這不同教會的聚會型式都是一場崇拜,意味著:「『上帝與他的子民相會』在這樣的相會裡,上帝向他的子民顯明他的同在,屬他的民以頌讚感謝回應。」[1]禮拜程序的安排與其內容,亦表現出該教會(教派)對於神學的立場。
天主教、聖公會與信義會這三間較重視崇拜儀式的高派教會(High Church)[2],在當中呈現源自於初代教會傳統的延續,而根據聖經以賽亞書六章1-8節中的幾項元素所組成:稱讚上帝的榮耀(6:3)、認罪祈禱(6:5)與宣赦(6:6-7)、差遣與回應(6:8)。經過歷史的發展而形成具有高度神學內涵的禮拜程序,參加完一場禮拜之後,完整經驗了罪得赦免以及與基督連結(聖餐)的信仰旅程。這亦是我個人偏好的崇拜模式。
但自十七世紀以來,基督教會在崇拜上的發展傾向為:「反對禮儀、重視上帝的話以及重視個人在崇拜裡經歷上帝。[3]」(韋柏2000)特別是在靈恩運動興起之後,對於禮拜程序的解放與強調按聖靈的感動進行崇拜的立場,除了產生許多新興的教派之外,亦對傳統基督教派帶來巨大的影響。
表格 1 浸信會禮拜程序比較表
台南浸信會
|
差異與說明(以台南為主體)
|
懷恩堂
|
1.敬拜讚美
|
|
A.歌頌讚美
|
|
|
1.序樂
|
|
A.2的內容已被包括在1.內
|
2.宣召
|
|
|
3.三一頌
|
|
A.4的內容已被包括在1.內
|
4.祈禱
|
|
無B.段的經文聆聽與默想安排,無個人與經文互動的共同安排
|
B.靜聽主話
|
|
1.讀經
|
|
|
2.默禱及禱告
|
|
|
3.禱詩
|
|
|
|
C.問候奉獻
|
3.歡迎與報告
|
2-3僅有次序上的調換
|
1.歡迎及報告
|
|
|
2.唱詩
|
2.奉獻(包括詩歌)
|
|
3.奉獻
|
|
|
D.信息分享
|
|
|
1.頌讚
|
4.證道(包括讀經)
|
|
2.證道
|
|
|
E.決志獻身
|
5.回應詩歌及禱告
|
|
1.唱詩
|
6.祝福
|
|
2.祝福
|
7.默禱
|
|
|
8.禱告服事
|
此項為靈恩運動鮮明元素
|
|
從這個比較當中可以看見,禮拜程序大幅地簡化與自由(將多元素納入敬拜讚美中進行,包括禱告、認罪、宣告等),並將崇拜的重點放在敬拜讚美、講道與禱告服事當中。著重的是個人是否沉浸在禮拜裡,有個人與上帝互動的經驗,相對地群體性的色彩就較淡。而這個「敬拜讚美→報告→奉獻→講道→詩歌回應→祝福→服事」的模式,現在已廣泛地被受靈恩運動影響的各別教會(浸信會、大多數的台灣信義會)或教派(靈糧堂與神召會)所使用。
召會與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出奇地相像:「禱告、詩歌、聖餐、詩歌、信息分享、詩歌、報告、禱告」等較簡易的程序,亦沒有強調個人在禮拜中的得著,而仍是群體性的思考;唯信息分享部份,召會是自由發言,而後者是事前安排多位進行分享。
有趣的是,信義會善牧堂卻仍能在整體的教派崇拜儀式回應上述的模式,除堅持著傳統傾向高派的禮儀,並在宣認信仰(使徒信經)後講道之前,納入敬拜讚美的程序[6],主領者使用大量的聖經經文做為不同詩歌間的銜接,避免了用個人的言語引導的諸多疑點問題,而仍維持「秩序」的結構,教會年長者亦支持變更程序與順服教會的安排。這項嚐試與努力,結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元素,或許可以成為許多教會的參考。
二、祟拜音樂
在音樂性上受到敬拜讚美的影響,多呈現使用現代的創作短歌並反覆重唱的方式進行,並由一主領者帶領與決定歌曲的長度,有鋼琴與鼓等多樣的樂器與合音同工一同服事。相較於未使用敬拜讚美的教會,在音樂呈現上就僅只有鋼琴或管風琴。
一個令人困擾的事情是:中世紀以來優美及精緻對位的聖詩音樂在這些高派為主的教會崇拜中,竟失去色彩,在音樂性的呈現上遠不及敬拜讚美樂團所建構的豐富內涵。以天主教與聖公會為例,可能由於司琴的能力有限,在音樂的表達上相當地貧乏,且錯誤百出。但對於透過「音樂」來感動人心,又與教改時期的主張大相違背。「歌詞」才是主體,而音樂元素僅在協助的角色。
1.
詩班合唱詩(Choruses),單一節的詩重覆唱以達到情緒的高點
2.
讚美與敬拜歌曲(Praise and
Worship Songs),個人性的,用於禮拜中不同程序間穿插用,有些甚至長達45分鍾,是當代很具代表性的
3.
聖經歌(Biblical
Canticles),內容是聖經的改寫或是原文譜曲
4.
詩篇(Psalm),將詩篇的內容譜曲,或是簡單的單音持續曲風
在詩歌內容的表達上,敬拜讚美的短詩歌只偏向第二種的詩歌,並常陷入單一概念的情感傳達,甚至在某些創作詩當中可以找到因個人經驗不同所產生的教義緊張,另一個可能的傾向是在於因個人或會眾的喜好而選擇某些類型的詩歌,而這很明顯地會有將敬拜的中心從上帝移到個人身上(亦是著重個人感受的例子);相較於四行聖詩的意涵就可以更廣泛地表達完整的信仰經驗與教義,雖不見得有如敬拜讚美般地「深刻」感受,但仍能提供集體式與個人式的面向。不能被忽視的一件事:主日崇拜仍需著重在群體為敬拜的主體。[8]當只偏重個人式的體驗將流於窄化的信仰。
另一個現像是:詩班的消失。前往觀摩的教會裡,都沒有詩班獻詩的程序。而一個合理的轉換是:詩班成員已轉變為敬拜團合音角色。但是,這個人聲的規模似乎遠不及詩班的人數以及技巧上的層次(如:分四部合音,敬拜團常僅只於主弦律)。在詩班的角色發展過程中,這曾是一個「代表」:代替會眾敬拜,在宗教改革之後甚至一度完全廢除,因為已人人可直接參與禮拜,但在後期的發展中又成為禮拜中一個重要的角色:帶領眾人向上帝獻上敬拜。在注重敬拜讚美的教會中,詩班的功能已被敬拜團取代。另一個消失的原因,也與詩班已難在目前的敬拜讚美化約的禮拜程序當中找到合適的位置。
三、教會建築與禮儀空間
適當的建築與空間設計,可以協助參與禮拜者形塑「神聖空間」的感受。這該可以更多運用在許多的新教教會裡,並進行適當的教育與澄清:這並非造偶像。在教會內常會聽見有會友對於天主教會堂,或其他內部有擺設的禮拜堂提出質疑,認為只能保留「乾淨」的十字架以避免焦點的模糊,往往形成冰冷的敬拜空間,而未將累積許多的基督宗教藝術有發揮力量的機會,實屬可惜。除此之外,空間也可以成為教育會眾的地方。透過苦路十四處的安排,讓信仰當中的元素可以在凝視與默想中再現。
在信義會的左右前側,擺放分別是「主禱文」及「使徒信經」,有許多的信義會都是這個方式,在空間中就提醒會眾們關於信仰的內容。亦有其他的教派在相同相近的位置擺放教會年度目標與異象,可時時提醒會眾們關於教會整體正在努力的方向,亦有凝聚共識的作用。即使是在教改時,馬丁路德仍在禮拜當裡使用苦像,成為增強信仰的深度媒介。
禮拜內容與方式的轉變,連帶會改造禮拜空間。以浸信會為例,早前是傳統的詩歌本禮拜,但隨著採用敬拜讚美為程序之一,在其原本設計讓詩歌聲迴盪的超高的屋頂中掛上布幕,使得前排的會友要仰頭看著講台左右兩側的布幕,對於身體容易造成疲憊,也無法讓焦點回到講員的身上;亦呈現左側與右側的會眾,分別盯著懸掛高處的投影幕,無人看見在講台上的講員或敬拜帶領者,無形中將禮拜空間切成三段,而未能形塑一場「共同」禮拜。在需要使用投影幕與投影機情況下,若能在空間上取得良好的位置,就可以避免造成空間隔斷禮拜的困擾。除此之外,眾多的樂器及多位服事人員,也應取得一個詮釋上的恰當定位。因為這些都不僅只是那個位置而已,更加要在禮拜程序裡取得一個神學或信仰的詮釋。相較於靈糧堂的新會堂,完全是為著敬拜讚美的需要而重新規畫禮拜的空間,在視覺、燈光及音響設備上都有較好的處理(但也讓人難以辨認這是否為一個神聖空間或是Pub。)
一個讓我深切反省的例子是信義會為了聖誕佈置的需要,邀請會友認獻聖誕紅,並可在代禱卡上寫上未信者的姓名:這些聖誕紅將會被置放在講台上一個「神聖的位置」。這項事工的推動讓我聯想到信義宗的領導者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對於贖罪券的59條論述[9],以及後來產生的宗教風暴。
四、教會宣教與發展
1.
在禮拜中之某部份提供空間使人體驗奧秘與神秘感。
在靈恩走向的教會裡,靈語及權能事奉提供了這項目;在非靈恩走向的教會中,透過安靜的默禱與詩歌,亦能提供。主要是要讓人體驗到秘契經驗,這個部份讓參與的會友產生與上帝互動的主觀經驗。
2.
有計畫地努力對陌生人提供親切的服務與招待。
相較於許多的長老教會太過禮貌,新興的教派無不熱情地招呼以及後續的跟進與關懷。「被歡迎」的主觀感受,也相當程度反應教會內部肢體彼此間的關係。
3.
恢復使基督教禮拜中隱含的戲劇性彰顯出來,或讓人看見。
一種張力的呈現,讓人能聚焦在這事件當中,如聖餐時的擘餅動作,洗禮的過程,提供一個經文與生命連結的機會。天主教與聖公會在這個部份顯地佔很大的優勢。
4.
強調會眾音樂風格與型式同樣具有優越性與折衷性。
在眾多的會友當中,如何尋找到一個讓彼此都能接受的音樂風格,使大家能仍一同敬拜上帝,而非被迫地接納。
5.
富創意地運用禮拜空間與環境。
新教在空間的運用上太過於簡潔,而少了許多形塑神聖空間的努力。
6.
在禮拜與地方宣教之間打造一個密切的關連,此關連需在禮拜的脈落及各種行動中表現出來。
這能讓社區新進加入的會友感受到溫暖與被重視,更多的是凝聚一個具體的關懷方向,讓教會進入到社區當中。
7.
維持禮拜程序相當程度的穩定性,及會眾耳熟能詳之重要回應、動作、及能背頌之一些禱文、詩詞。
幫助會友在某種層度的固定與穩定的程序裡找到認同,如:信仰告白、彼此問安的使用語…等。
8.
禮拜接近末尾時應朝向慶賀、喜樂的高潮經驗。
是一種充滿力量與差遣的結尾,讓人帶著希望與力量離開教會進入世界。相較於每次都是採「靜默」閉會的方式而言,需要依講題及禮拜的設計來調整結束的方式,可以讓會友對禮拜有延續的感受。
9.
需有一位堅強屬靈牧師來帶領禮拜。
不論牧者有沒有在禮拜中擔任許多的角色,一場由靈性穩定且成熟的牧師(領導者)揮發的影響力是難以評估的。
從Tomas G. Long的研究再來看這些觀摩的教派,依照主觀感受與經驗,配合教制、大公性、門訓方案及人數資料整理如下:
表格 2 各教派禮拜元素比較表之一
|
天主教
|
聖公會
|
信義會
|
召會
|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
1.奧秘
|
有。透過儀式性的方式表達。
|
有。透過儀式性的方式表達。
|
較不明顯
|
較不明顯
|
較不明顯
|
2.招待
|
平淡
|
平淡
|
熱情
|
熱情
|
熱情
|
3.戲劇
|
相當突出
|
相當突出
|
較不明顯
|
較不明顯
|
較不明顯
|
4音樂
|
傳統詩歌或禮儀中的經文吟唱
|
傳統詩歌或禮儀中的經文吟唱
|
傳統詩歌與流行詩歌並存
|
傳統詩歌
|
傳統詩歌
|
5.空間
|
有苦路及許多儀式性的配置
|
有苦路及許多儀式性的配置
|
有部份的教會傳統色彩
|
無特別
|
無特別
|
6.地方
|
有社區工作,亦看不出與禮拜的連結
|
有社區工作,亦看不出與禮拜的連結
|
無
|
無
|
無
|
7.穩定
|
有,相當豐富
|
有,相當豐富
|
有,但是無法從當中感受到嚴謹
|
有,一些專在此教派內使用的語詞
|
無
|
8.結尾
|
平靜式
|
平靜式
|
平靜式
|
居中
|
平靜式
|
9.牧者
|
突出
|
突出
|
突出
|
無固定牧者,但有多位領導人
|
無固定牧者,但有多位領導人
|
A.門訓方案
|
無
|
無
|
MTS/恩惠相遇
|
無
|
團契
|
B.人數
|
無成長。低度平衡
|
無成長。低度平衡
|
無成長,甚至減少
|
成長中,並且穩定
|
小成長,並且穩定
|
C.教制
|
主教制
|
主教制
|
議會制
|
會眾制
|
主教制
|
D.大公性
|
差(唯有自身才是真教會),但仍保持對話
|
高
|
高
|
差(唯有自身才是真教會)
|
差(唯有自身才是真教會)
|
表格 3 各教派禮拜元素比較表之二
|
靈糧堂
|
神召會
|
浸信會
|
真耶穌教會
|
1.奧秘
|
有。使用靈恩走向的禮拜程序。
|
有。使用靈恩走向的禮拜程序。
|
有。使用靈恩走向的禮拜程序。
|
有(透過兩次的向聖靈祈禱)
|
2.招待
|
熱情
|
熱情
|
熱情
|
熱情
|
3.戲劇
|
明顯(權能事奉)
|
明顯(權能事奉)
|
明顯(權能事奉)
|
較不明顯
|
4音樂
|
完全是現代的流歌,歡慶式的為主
|
完全是現代的流歌,歡慶式的為主
|
完全是現代的流歌,歡慶式的為主
|
傳統詩歌
|
5.空間
|
無特別
|
無特別
|
無特別
|
無特別
|
6.地方
|
有社區工作,但看不出與禮拜的連結
|
有社區工作,但看不出與禮拜的連結
|
有社區工作,但看不出與禮拜的連結
|
無
|
7.穩定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8.結尾
|
權能服事與高峰經驗
|
權能服事與高峰經驗
|
權能服事與高峰經驗
|
居中
|
9.牧者
|
強調牧者權柄
|
強調牧者權柄
|
牧者權柄突出
|
突出
|
A.門訓方案
|
許多(MTS)
|
許多
|
雙翼
|
內部
|
B.人數
|
無成長。靈糧堂:高度平衡
|
無成長。低度平衡
|
無成長。低度平衡
|
無成長。低度平衡
|
C.教制
|
主教制
|
主教制/會眾制
|
會眾制
|
主教制/會眾制
|
D.大公性
|
不明顯
|
高
|
高
|
差(唯有自身才是真教會)
|
從這份簡單又主觀的整理當中,很難找到一間完全符合Tomas G. Long理想中完美的教會。但是,在各教派的聚會人數與教會活力當中卻不難看出以下的實況:
1.
上帝使用他的各種樣式的教會,牧養他羊群。
2.
領導者的角色明顯。
4.
使用被認定對教會人數成長有幫助的系統(MTS/雙翼),也無法保證在各教會施行時能收到預期的果效;相反地,透過團契及每日經文伴讀的方式在人數上卻大有展獲。
5.
敬拜讚美並非教會成長的充要條件。在單一教會人數最多的靈糧堂,聚會人員變動度也最高,今年的目標僅只能定在有70%穩定的成員。而出乎意料的召會與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沒有靈恩的色彩,亦沒有流程的敬拜讚美,人數倒反而穩定的成長當中。
6.
走折衷路線的教會,如信義會,看似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努力,卻仍無法讓聚會人數增加,向外擴展的兩間植堂都已停止聚會。這項嘗試本身對教會成長無顯著關係。
7.
社區工作是否真實要將上帝的國度建立在地上,亦或只是一種吸引人到教會來的管道?而此方式也不是讓教會人數真實地成長的充要條件。
五、結論
一般而言,系統神學教會論最基本的類型,系基於對三一上帝的認識,按照上帝的教會之觀點,分為『上帝的子民』、『基督的身』與『聖靈的團契』三種基本類型。所有的教會或多或少都有這三種類型,只是可能某一種特質比較突出而已。[12](林鴻信2000)
在教會建立2000年的過程當中,不斷地與世界上的價值進行拉扯、彼此影響與調整,演變為今日我們所看見的這些教會的樣貌。在禮拜程序上,堅守傳統似乎難以再滿足會友們的口味(但亦反應了教會該如何來因應這來自底層的改革之聲與神學立場的詮釋),但在一味採用自由度高的敬拜讚美又會落入單一方向或將神學中發展的諸多元素摒除的兩難。有沒有可能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一條各教會合適的路線呢?讓即使是長老教會的更新禮拜儀式,能仍感受到:沒錯,這就是長老教會的氣味!
在音樂方面,不論是四行聖詩或流行的短詩歌,如何能讓仰信顧及個別靈層的差異,並讓人能逐步進深,這對教會牧靈工作的考驗從來沒有停止過。在音樂風格上,大家已習慣了西方的音樂元素與樂器,是否能更多使用台灣本地或是他國家的元素,甚至是教會自己的信仰體驗與創作,從這豐富的元素當中看見也見證上帝多元的創造?
更彈性在崇拜空間上的運用,應可以成為牧靈的幫助。透過象徵物的使用,可以凝聚信徒的異象,亦達到信仰教育的功用。
在教會成長方案上的努力,該已不是向何教派取經的內容而已,更是一種教會整體特質考量的量身訂作–一種在錯中學(Try and Error)的過程,並讓聖靈引導,透過教會的領導人與參與的會眾們一同決定。而且,教會人數的成長並非單靠何種的教材內容或策略,反而是一種牧養整體觀點的結果:這是一項綜合終極指標,是落後的,而非領先的。著眼於人數的增長似乎是放錯重點。[13]
一個更寬廣的視野在這觀摩中被建立,更多的彈性與可能空間,是上帝工作的空間,亦是教會得以喘氣與更新的所在。在有形的教會之外,那無形的、上帝的真教會是否可以透過這種種多樣地上教會的建立,漸漸被彰顯出來,這真是每個世代基督徒的挑戰與任務。
參考書目:
1.
Jeffery A. Truscott, Worship –
A Practical Guide , Genesis Books, 2011
2.
Tomas G. Long, Beyond the
Worship Wars: Building Vital and Faithful Worship , Alban Institute, 2001
3.
林鴻信。《讓教會成為教會–教會論》。台北:禮記。2000
4.
韋柏(Robert E. Webber)。《崇拜:認古識今》(Worship Old and New)。香港:宣道。2000。
5.
駱維道。〈從音樂立場看「敬拜讚美」〉。《神學與教會》23卷1期。1997年12月。
[2] 「高派」教會常用來指稱聖公會(Angligan),禮儀相似於天主教會而有一些調整的教派,後來引申用於稱乎在禮儀中較重程序且複雜的教派都可如此稱呼。但是長老教會仍未被列入高派。見wiki「High Church」條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High_church,截取日期:2011/12/12
[6] 參考〈台灣信義會善牧堂2008-7-6週報〉,http://tw.myblog.yahoo.com/ltgsc/article?mid=698&prev=699&next=697&l=f&fid=5,截取日期:2011/12/12
[7] Jeffery A. Truscott, Worship –
A Practical Guide (Genesis Books, 2011), 82-83
[8] Jeffery A. Truscott, Worship –
A Practical Guide, 88
[10] Tomas G. Long, Beyond the
Worship Wars: Building Vital and Faithful Worship (Alban Institute ,2001),
13
[11] 這該讓主流的教派有許多的反省:是否所傳遞的基督信仰已無法被人所欣賞。教會史上許多小派出現,亦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形成,並對主流的教會帶來提醒與打擊,教會們若能從中反省,那麼主的教會將得以修正並持續成為發光的團體。
[13] 這裡是使用「六個標準差(Six Sigma)」的管理觀點,就如與期花時間在最後產品的「品管」(落後)上,還得不如在整個製程中小心地處理與精進,才能真正提升整體的回質與穩定度(領先),而非補破網式的填補缺陷。而「領先(leading inputs)」與「落後(lagging
outcomes)」的觀點是使用「平衡計分卡(Balance Score Card)」的概念而來。可參考 wiki 「Six Sigma」條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Six_Sigma,「Balance Score Card」條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Balanced_scorecard,截取日期:2011/12/2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