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康乃狄克鬼屋事件」之間的連結與互動

一直以為這是部讓無聊閒閒沒事的人去體驗的電影。
編出一堆亂噁心的情節,然後,有東西飛來飛去,影子或是什麼鬼的。

學長去看完之後,他深被這電影感動。

「結局時,他的媽媽用著主的祈禱文在祈禱著,那幕我快哭了。」

雖然,有這樣子的評價,但是,在其他的部份,學長仍然是笑場了...
替他流冷汗,會不會被打槍啊?

和小新告別了,就往國賓去。
路上心情還沒有辨法預備好,一直停留在對話的場景當中。
我們討論了一堆的東西,卻沒能有記下來。

對愛情與伴侶的想法、對福音的傳播、對先認同身份後經歷信仰的衝擊,或是先有信仰的確認再面臨身份的挑戰,對於楊牧師的印象…我和小新怎麼能如此地分享著生命呢?

在看似沒有交集的兩條線,卻一直發現重疊。
與其他的人事物呢?那沒有交集可能的背後,是不是也有著非常複雜的關係編織著?


停好小草莓,速速上到微風。
我還沒有預備好....

「你看過 康士坦丁 嗎?那是另一部勵志片。」這樣子問小四。
「沒有。」

電影開始。

電影是不是喜歡用(1)鋪陳的音樂 (2)畫面的預備 (3)突然把東西呈現在你面前
讓觀看的人先經歷自己的投射和心理的壓力之後,再跳出他的結果來,但是實際要被他嚇到的部份可能不多,但是已經被自己的預設給加強了,也拉升到那邊境之外。
(實際的情況是:根本就不會有這些「提示」,要來就來了)

所以,我不斷摀著嘴的動作,讓小四不停轉過來看我在做啥,是不是也相當程度減輕/強化了電影的效果呢?

這部描寫一個家庭遇見的故事。
家中的長子患cancer,媽媽一直陪他去看醫生,做化療。
在已知醫療的副作用中,有幻覺、幻聽,甚至有神智不清的情況。
搬進那幢便宜的房子之後,這位大兒子開始看見、聽見、也感受到特別的東西,不僅只是單一的物件,而是甚至是情境的大規模變化。

在醫院,這位兒子遇見了一位也患cancer的牧師。

「有些我們才能懂的東西,其他人一點也無法了解。」像極了我的體驗。

一開始只有這個兒子遇上怪事,後來,家裡其他人也遇見之後才覺得事態不妙。

這位牧師第二次來進行驅魔的儀式。
把那個不斷出現在兒子「幻境」裡的靈魂帶走了,之後才發覺這是唯一的「好靈」,而其他仍留在那房子裡的卻都是「怨靈」,這位兒子經歷被很激烈地對待,全文用刀片都寫滿了拉丁文的咒語,被以當成「藥物副作用造成的嚴重精神異常」送進醫院。

私自跑回家的兒子,已經知道家裡的情況以及那位不斷顯現在他眼前的靈與所發生的一切造成怨靈的事情。
將所有的家人都趕出房門,拿著斧頭不斷將客廳的牆砍開,裡面是一具具的屍體,被下了咒語,用來加強通靈者的能力。

點火,要將一切燒盡。

媽媽衝進火場,抱著奄奄一息的兒子,用詩篇23篇進行祈禱。
消防員破開窗戶,將母子二人救出。

在草地上進行急救,兒子吐出了一口煙,是那「好靈」,他已然得救了。
兒子被進到醫院去,日後,cancer不藥而癒。
那鬼屋,再也沒有其他的事情發生。

電影播畢,我望著字幕發愣。


到仙芋鮮去吃東西,點了非常可怕的仙草茶。
我試圖把我對電影的感想告訴小四,可是,或許是出於電影的情節的驚嚇與吵雜的環境,我無法專心與安心地分享。

「我感覺到不舒服。」後來就做罷了。

我彷彿覺得有數雙眼睛在看著我。並且我不停感受到地版因人來來去去產生的震動。
(實況是:沒有人)

以這部電影來說,裡面的情節和我的部份經歷可以進行聯想。
在幾年前的某一段時間當中,我不停地感受到有不屬於一般人能理解的事情,對我在發聲。

看見物體、聽見聲音,感受到身體的變化,環境的變動。

與電影中的男主角相似。

物體:看見人形或其他形狀的物體,在不同的地方與場所出現;出現光點,在祈禱的時刻;光點與其他有辨別諸靈的人所見的位置相近…
聲音:右耳或左耳會聽見一般人沒有反應的聲音,或是不斷耳鳴,在與其他辨別諸靈恩賜者有相符的應證
身體的變化:感受到被其他的東西觸碰,或是感到不舒服;手的感觸不同
環境的變動:在與人進行深入的驅魔祈禱時,發生了停電,而且只有我住的地方;整幢樓,只有位於二樓的我家淹大水;路燈的忽明忽暗

等等之類的情況,讓我傷透了腦筋。
後來求助於西醫的各項診治。
耳朵因為小時候的乳突組織受過嚴重的中朵炎,導致右耳的發展不全,只有左耳功能的60-70%。
目前沒有根治的方式。
左眼的左下視網膜有小破洞,經冷凝雷射後已貼回補好。

但是,仍沒有辨法解釋聽見怪聲音以及看見怪影像的事情。
(1)我該聽不見那些微小的聲音,因為我的聽力是受損的
(2)我該看見的是灰色的暗點,因為景物無法呈現,不該是亮點或是其他具像化的視覺剌激


當我初次看見「康士坦丁」時,我有種終於被了解的釋放。
或許,我只是正巧與編劇有相似的文本背景,所以才得以產生共鳴或是相符之處。
被我列為首部的「溫馨勵志片」。



第二部片是:驅魔 The Exorcism of Emily Rose



這部片是美國版的,比較不像是天主教的觀點,像是混著了新教的的想法。

歐洲版的叫:靈界線 Requiem



是比較符合天主教的觀點,特別是他還把教庭搬出來。
(主要的差別在於對聖母啟示的那段話的詮釋差異。)

對於魔附的現像進行了非常清楚的陳述。
也與我的經歷相符。


康乃狄克鬼屋事件,之所以被列為第三部,該與:

(1)「有些我們才能懂的東西,其他人一點也無法了解。」我相信,有些東西確實存在,而只是一般人不願意去看懂他,或是忽略了。不僅限於那些「看不見的」,就連「看得見的」也是如此對待。

(2)面對靈的態度,「要問他想做什麼。」那位牧師提醒的話。相較於之前接觸的新教趕魔儀式,傾向於不與魔鬼對話或交易,避免落入撒旦的陷阱之中,直接進行驅趕。我現在更傾向於這位牧師所抱持的觀念:聆聽他想要什麼。
這也符合天主教王敬弘神父的神學觀點–我們都需要耶穌的救贖。

(3)面對靈界攻擊的態度:有時候或許只能一個人先往前去。
如果能有同伴,那會是件好事。也不見得都是好事,說不定只讓事情更加難以收拾。
(混亂的事件,實在是太多了。)


對於某些事情,我好像「退化」了。
不再直接看見或聽見他們,他們也不直接來找我麻煩。
(有沒有可能,我陷入另一種暗示性的情境中,透過祈禱就一定要看見東西,所以,他就出現了,像是應觀眾要求。)

或許,在某些層面上,我已經跳出原本的框架:事事探求與假設上帝要對我說些什麼話。

這樣子的信仰態度,在現在的台灣或是亞洲仍非常盛行。

「這有什麼屬靈的意義?」

可能是過度詮釋的一件事:
保險絲正好在那時候跳電了,該是個合理的例外情況,仍屬可接受的範圍當中。而不是天使顯靈或邪魔當道的表徵。

理性世界的人,會這樣子看待「靈恩事件」先透過極度的理性驗證,再來歸類哪些是在拜學範疇之外的東西。
那些現在無法用科學解釋的,未來說不定可以,也或許無法。

但是,現在不會再認為日蝕是上帝要啟示什麼重大人類存亡的象徵了。
東方人,可能還會吧。

就連要上帝背書,也非常的暴力。
做某件事之前,只需要「我禱告過了」,就可以執行了。
這樣子的背書還真容易。


回到這電影。

我該怎麼持續與這樣子的事件,或是我自己進行互動呢?
願主幫助我。



---
康士坦丁:驅魔神探 Constantine
http://wwws.tw.warnerbros.com/movies/constantine/

驅魔 The Exorcism of Emily Rose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een20404032

靈界線 Requiem
http://requiem.swtwn.com/

Exorcism
http://en.wikipedia.org/wiki/Exorcism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Essenes愛色尼派

《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讀書報告

初代教會耶穌神人二論的爭議–基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