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生活–聖統制
身體差到無法想像嗎?
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傳簡訊請假,然後一路昏睡到過了中午才起床。
下午,把豬腳吃了一半,味道出奇地好。
和Repeat約了碰面,出門前看見鏡中的自己,好糟的氣色啊。
下午的西門町,竟是些學生來來去去。
晃到武昌誠品,要買鞋。
最後在樂聲對面看見一雙紅色Betty,再三確定只有女生的size。
像是失魂一樣.....
教會聖統制
最早出自於宗徒大事錄,使徒們選立執事開始。
一開始是為了分工教會的服事,後來轉變成階級與權力的互動關係,若再綁上政治力,就更複雜了。
教宗(羅馬主教) → 主教(樞機主教–教宗直接任命,只要是神父即可獲選;教區主教–教區中最高的指導人) → 神父(主教的幫手,協助主教指展教務) → 教友/會士
但是在梵二大公會議之後,改用:共融角度 / 各司其職 的態度來看待聖統制,意圖要打破階級制的觀念。
世界主教會議,每三年召開一次。
大公會議,在教宗認為有需要時就可以召開。
梵二,邀集了非天主教的成員出席,但他們沒有投票和決議權。
教廷–行政單位,下有九個聖部(如:教義部,現任教宗之前就是部長),三個法院(如:聖赦院,決定大赦的單位)
台灣的情況
主教團 → (教省:因為實在地區太小、教區太多,就沒有教省編制了) → 教區 (七個: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花蓮) → 堂區(教堂,行政單位) → 善會/團體
善會:登記有案的,有組織章程的
團體:有志一同
各區分:功能性(傳協會、靈修部…)及使命(聖母軍、基督生活團、大專同學會…)
修會 vs 善會
修會:共同的生活方式(出世及入世之別)
善會:共同使用(不見得一塊生活)
主理的人問了兩個問題
(1)基督徒需要參加團體嗎?
(2)選擇留下或離開是為了什麼?
真難回答的問題。
我覺得不見得一定要參加團體,而我參加團體是因為覺得對我而言有所幫助才會留下來。
感覺好不屬靈喔~
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傳簡訊請假,然後一路昏睡到過了中午才起床。
下午,把豬腳吃了一半,味道出奇地好。
和Repeat約了碰面,出門前看見鏡中的自己,好糟的氣色啊。
下午的西門町,竟是些學生來來去去。
晃到武昌誠品,要買鞋。
最後在樂聲對面看見一雙紅色Betty,再三確定只有女生的size。
像是失魂一樣.....
教會聖統制
最早出自於宗徒大事錄,使徒們選立執事開始。
一開始是為了分工教會的服事,後來轉變成階級與權力的互動關係,若再綁上政治力,就更複雜了。
教宗(羅馬主教) → 主教(樞機主教–教宗直接任命,只要是神父即可獲選;教區主教–教區中最高的指導人) → 神父(主教的幫手,協助主教指展教務) → 教友/會士
但是在梵二大公會議之後,改用:共融角度 / 各司其職 的態度來看待聖統制,意圖要打破階級制的觀念。
世界主教會議,每三年召開一次。
大公會議,在教宗認為有需要時就可以召開。
梵二,邀集了非天主教的成員出席,但他們沒有投票和決議權。
教廷–行政單位,下有九個聖部(如:教義部,現任教宗之前就是部長),三個法院(如:聖赦院,決定大赦的單位)
台灣的情況
主教團 → (教省:因為實在地區太小、教區太多,就沒有教省編制了) → 教區 (七個: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花蓮) → 堂區(教堂,行政單位) → 善會/團體
善會:登記有案的,有組織章程的
團體:有志一同
各區分:功能性(傳協會、靈修部…)及使命(聖母軍、基督生活團、大專同學會…)
修會 vs 善會
修會:共同的生活方式(出世及入世之別)
善會:共同使用(不見得一塊生活)
主理的人問了兩個問題
(1)基督徒需要參加團體嗎?
(2)選擇留下或離開是為了什麼?
真難回答的問題。
我覺得不見得一定要參加團體,而我參加團體是因為覺得對我而言有所幫助才會留下來。
感覺好不屬靈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