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知書–西番雅、哈該書

下班前突然下了場雨,整個溫度都下降了。

東西放好,走去小7買熱的飲料。
city cafe有巧克力牛奶耶!得到一張集點卡。

回到教室,詩歌已經唱完,「天父恩典真正大」,沒唱到><

西番雅書

「耶和華有保護」是西番雅的意思。
可以用三段落來看待。

第一段1:2-18
像是歌曲一般有三段的歌詞,而副歌卻都是:耶和華的日子近了...
無法散去的聲音,幾乎所有的利團體都被上主毀滅。

第二段:2:1-3:5
四週的列國也都一併對上帝起敬畏之心,但列國仍終將被上帝所毀滅

第三段:3:6-20
窮人指的是在經濟與社會上被壓榨的人,但他們將從餘民成為新的選民
建立一個富人性的公義社會,以色列的窮人應當成為萬國的模範。


新的以色列神學:
1.徹底批判國家與權力:對上階層人士而言,沒有拯救的份。
2.為了窮人的緣故,耶和華讓耶路撒冷存留下來。耶和華的怒氣是針對剝削者而發的。
3.只有在接納窮人作為公平正義的老師情形下,以色列與列國才能得到拯救。
4.窮人指的不是宗教上,而是經濟與社會上的含意。先知的異象:窮人是教導人認識生命與律法的老師,權力關係大翻轉。
5.「窮人的教會」與「貧窮的教會」的觀念。

問題與討論:
1.耶和華的日子是指什麼?
2.上帝為什麼要審判人,對像是誰?有改變的機會嗎?
3.拯救的信息在哪?誰可以得到拯救?
4.窮人是指誰?人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5.這卷書與今日的我們有何關連?



哈該書

哈該為節慶之意。記錄聖殿興建的工程。
有明確的日期與說話對象。
BC538猶大民就已經歸回,聖殿工程也隨之開展,到BC520卻仍未完工,中間停擺19年。
明顯地有二派人馬:(1)回歸者,想先安頓好家園,把自己的房屋蓋好了之後再去(2)未被擄者,想好好耕種和收成,等吃飽了再來蓋聖殿,不需要透過蓋聖殿來中止上帝的懲罰。

以斯拉5-6章也描述哈該的工作。



先知向祭司請教
2:10 大流士作皇帝的第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上主─萬軍的統帥再次向先知哈該說話。
2:11 他說:「你去請祭司們解答這一個問題:
2:12 如果有人從牲祭中拿了一塊分別為聖的祭肉,用他的衣袍包起來,後來這衣袍接觸到餅、湯、酒、橄欖油,或任何其他食物,這些食物算不算聖物呢?」祭司回答:「不算。」
2:13 哈該又問:「如果有人因接觸到屍體而污染了,以後他又摸到這些食物,這些食物會不會也被污染呢?」祭司說:「會的。」
2:14 於是哈該說:「上主說,這樣的情形可應用在這國的人民和他們的各種物產上─他們獻在祭壇上的每一件東西都是污穢的。」

上主應許賜福
2:15 上主說:「難道你們沒有看見所發生的事嗎?在沒有開始重建聖殿以前,
2:16 有人來到一堆榖物前,希望得兩百公斤,可是只得到一百公斤;有人想從酒桶裏得一百公升酒,卻只得四十公升。
2:17 我以灼熱的風和冰雹摧毀了你們所種植的東西,你們還是不肯悔改。
2:18 今天是九月二十四日,是聖殿奠基的日子。你們要留意今後會有甚麼事發生。
2:19 雖然倉裏沒有榖物,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都還沒有結實,但從現在開始,我要賜福給你們。」


這段經文在上上週的聖靈論也提及,是一段相當難解的文字。
(在問題討論時會使用上)

將聖殿與耶和華的同在、終未時代的救恩連結在一起,是哈該書最大的特色。

問題與討論:
1.哈該先知時代出現什麼樣的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案?
2.比較哈該與其他先知書的差異?
3.上帝的聖殿與上帝的祝福,人民的生活有何關連?
4.哈該書與今日有何關連?


在分享前,先把晚會的DM分給同組的同學,並邀請他們來參加。
但是,機會可能都不高,那天晚上眾教會都是滿檔的活動。

連續數週的討論,讓大家似乎都陷入詞窮與疲憊當中。

在聖殿的建造裡,在這個時代當中仍有字面與深層的意義。
許多教會在決定建堂之後,往往陷入的是紛爭當中,牧師走人、會友走人,或許經濟上的困難與挑戰,有時甚至會堂還沒有建好,教會已經要解散了。
會堂的興建,彷彿沒有看見如哈該書中所記戴的得到上帝的祝福。

同組的同學聚會的教會就有這樣子的情況。
不但換了牧師,會友也被沉重的「奉獻」壓力嚇跑,建築預算由原先的5,000萬,增加到1億,二年延長到五年,
終於在前先日子啟用,教會也傷痕累累元氣大傷。

另一個衍生的問題是:參與事工
不論是什麼事工,在教會決議要開展,而也投入人力與資源之後,卻不見「果效」?
如:更換新的設備與器材,努力培訓與練習,但是講道也沒有更吸引人,敬拜也沒有因此讓大家都上了天堂?
那時,該怎麼面對這樣子的事工結果或延續?

同組的同學以兒童主日學以及社區工作為例,那些幾乎都是無法立杆見影的事工,可是往往在日後某天在心田中的種子發芽了。

這又會遇上一件難事:

在現代教會的諸多事工當中,有非常多是聖經當中沒有提及的項目,我們該如何去安排先後次序,如何去決定執行與否?
特別在講求合議制的教會當中,該如何突破硬腦袋的主者限制與上帝心意中權衡?
在人治的環境中,怎麼被上帝喜悅?

有人提到要祈禱與反省。


2章當中那段經典的描述:

用來陳列聖物的衣服,算是聖的嗎?
不算。

已經不潔的手,碰了聖物之後,聖物仍為聖嗎?
不算。

以色列即使花再多的精力去耕種,收成一樣非常不好,因為是上帝讓投入100的只收成40,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勞。
在悔改之後,在聖殿奠基之後,事情才會有所改變。

要命的是:我們都是發出陣陣惡臭的人,如何參與事工,不僅不讓事工因我們而也一同發出惡息,而是讓基督的馨音之氣從當中散發出來?

在新約裡身體就是聖靈的殿的陳述裡,那根基又是什麼?那個重要關鍵的轉折會是什麼?

又一個經典的問題:服事,是在彰顯個己的才能?還是在榮耀上帝?
有人覺得兩都都是併行的情況,在彰顯自己的才能當中,也一併榮耀了上帝,即使程度可能非常的低。
若不是因為有才能,怎麼有辨法服事呢?

(這無關乎我們服事是倚靠聖靈的大能,這個問題。我連音階都弄不清楚了,別叫我在主日司琴,並告訴我:你要倚靠的是上帝聖靈的大能大力...也不是信心的問題。)

散發出來的是什麼氣味?


混雜著屍臭、水溝與香耐兒五號的金黃色帶楬色邊的霧氣。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Essenes愛色尼派

舊約原典釋義:創世記 28:10-22釋義

《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讀書報告